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7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1000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268篇
肿瘤学   4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8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脉压与脉压指数在老年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研究表明,对于老年高血压而言,脉压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能反映大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并与冠心病、脑卒中、心电图异常、心室肥厚等心血管事件呈显著相关。而脉压指数,综合了血管的动态顺应性和固有顺应性,是一项值得期待的评价血管硬化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黎燕玲  谢爱玲 《广西医学》2005,27(5):751-752
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横切口侧入撕拉法腹膜外剖宫产46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黎  蒋阳昆  张红星  林海  黄彬 《陕西中医》2009,30(3):294-295
目的:观察利气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对慢性乙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影响。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用行气活血饮(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鳖甲、川楝子等)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片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酶、IV型胶原、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的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显著高于对照组58.1%(P<0.05)。结论:行气活血饮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对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3D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D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腰椎滑脱症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5年7月,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运用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3D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随访13~32个月(平均25.3个月)。[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4.48分的42例患者,随访时14.5分(P<0.01),术后15个月内动态X线检查显示3D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92.8%。[结论]后路运用3D内固定系统行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对腰椎滑脱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黄明棣  刘汝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2):931-931,I0024
患者女性,66岁,因胸背疼痛伴双下肢无力4个月,不能行走3个月,尿潴溜2d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伴双下肢乏力、跛行。以后病情渐进性加重,3个月前不能站立行走。2d前到某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后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并予以腰椎牵引治疗,治疗后胸背部疼痛加重,并出现尿潴溜,排便困难。入院时查体:神清,全身皮肤、粘膜及其他脏器未见异常,胸椎无后凸畸形.T9-T11压痛及叩击痛明显,脐平面以下触痛觉减退,双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双侧膝、踝腱反射均亢进,双侧踝阵挛及髌阵挛均(+),双侧巴彬斯基征(+)。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传统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ain,CRP)是血管炎症反应的一个敏感性指标,因此,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有直接关系。旨在就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部位静脉注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2 0 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分成二组 ,一组静脉注射部位为手背静脉组 ,另一组静脉注射部位为肘部浅静脉 (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 )组 ,观察静脉推注异丙酚时患者的注射部位有无疼痛症状。结果 :肘部浅静脉注射部位疼痛感明显轻于手背静脉 ,肘部浅静脉注射部位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手背静脉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选择肘部浅静脉注射异丙酚可减轻患者注射部位的疼痛 ,可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约30%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目前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为难治病之一,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2000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潘南金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改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潘南金组及对照组各40例,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潘南金组予潘南金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1次/d;同时加服片剂2片/次,3次/d。对照组则予极化液静点,1次/d。2组均在CCU监护1周后转入普通病房,共治疗3~4周。结果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潘南金组为25%,对照组为65%,2组比较P<0.01。出院时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2级以上者,潘南金组为58%,对照组为45%,2组比较P<0.05。结论对AMI患者尽早应用潘南金治疗,可明显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可列为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0.
经门静脉灌注丹参对肝硬变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致的以门静脉压力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丹参能有效地改善肝脏的微循环,从而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但经临床观察尚未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正常剂量的丹参经周围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肝脏的丹参浓度已相当低,不能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