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小儿下肢严重损毁后存在截肢与保留的选择,为此,作者曾建立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制订截肢分值区间、保肢分值区间和留观灰色区间,认为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对小儿下肢损伤伤情判断有重要作用,并从医学和伦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evised injury severity score,RISS)在应急事件中的应用。方法以2012年3月27日某生物制品厂生产车间爆炸事故为例,对7名伤者进行RISS评分,然后根据伤情进行处理。结果 7名患者经RISS评分后,迅速判断出伤情轻重,及时通知医院做相应的准备及必要的检查措施,简化了处理流程,节省了救治时间。结论 RISS评分在院前急救中运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实践寰枢椎不稳定患行寰枢椎后方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融合手术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5例寰枢椎不稳定患围术期进行训练、评分、监护、观察处理。结果 5例患寰枢椎稳定性均获得恢复与骨融合,并能正常生活起居。结论 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寰枢椎后方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患恢复寰枢椎稳定,重新正常生活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4.
坠落伤伤情的影响因素与病史采集及记录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各相关因素对坠落伤伤情的影响,及不同致伤条件下损伤的发生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分析坠落伤病案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规范坠落伤病历书写的意义,提出坠落伤病史采集及记录要素。  相似文献   
55.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是腕部一个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意义上的多种坚韧组织复合体。具有承受、传递和缓冲压力的作用,是维持腕关节尺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也是桡尺远侧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其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不断深入,已认识到TFCC损伤是尺侧腕痛、尺骨撞击征及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nt,DRUJ)不稳定等症的主要原因,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6.
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骨折治疗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对骨折愈合机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从骨折愈合机理的研究情况来看,骨折愈合机理与医学的发展阶段和医学模式是基本同步的。医学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蒙昧医学阶段、实验医学阶段、循证医学阶段。作者就不同发展阶段对骨折愈合机理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推断在这三个阶段后还存在理论医学阶段和与之对应的骨折愈合的复杂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分期治疗在长骨干骨折合并胸部严重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对分期救治的41例长骨干骨折合并胸部严重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17~65岁,平均(37.2±6.1)岁。入院时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以上,平均27.4分。救治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控制胸部症状,对骨折进行早期临时固定;第2阶段进行复苏和生理状态的优化;第3阶段待胸部情况允许后,做延期的骨折确定性手术。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胸部症状在伤后5~23d缓解,伤后10~25d长骨干骨折得到最终的手术治疗,无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36个月,平均19.4个月,全部患者呼吸功能良好,38例长骨干骨折术后10~16周达临床愈合,1例闭合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发生骨不连,经植骨内固定后治愈。结论: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对长骨干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进行分阶段的一体化救治,可有效提高救治质量,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总结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护理.方法:对实施手术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训练呼吸功能及床上大小便;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预防迟发型神经损伤,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翻身的护理,重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张力带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54.3±9.8)min,较张力带组(48.5±6.1)min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0,P=0.100)。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6.8±2.7)周,较张力带组(11.5±1.2)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0,P=0.001)。微创组术后前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2、3、6、12、18个月膝关节功能屈曲度都大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18个月微创组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明显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在术后疼痛、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方面要优于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7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9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指标控制质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控制质量。结果两组早期功能锻炼时间、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胸腰段脊髓损伤围术期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中,降低了临床医疗风险,促进了患者围术期康复,提升了临床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