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利用磁共振IDEAL-IQ和IVIM-DWI定量分析技术,评估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正常侧股骨头的脂肪含量及局部微循环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经临床首次确诊的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初治患者及16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X线及MRI检查(包括常规序列、IDEAL-IQ及IVIMDWI),经图像后处理,获得股骨头脂肪含量(FF)及灌注分数(f)值.对各定量参数值在坏死侧、对侧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的FF值小于对侧组及坏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坏死组的f值小于对侧正常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和86.7%(P<0.01).f值的诊断效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对侧股骨头在常规MRI上无异常形态学改变,但IDEAL-IQ及IVIM-DWI定量分析技术却能显示其内的脂肪含量和微循环状况已发生改变,为股骨头坏死的超早期诊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激安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下丘脑和结肠组织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mRNA表达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18g/kg),肠激安胶囊高(2.812g/kg)、中(1.406g/kg)、低(0.703g/kg)剂量组,每组8只,模型组以及给药组采用母乳分离+醋酸刺激+四肢束缚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灌胃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CTH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及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ACTH明显升高(P〈0.01),下丘脑、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肠激安胶囊高、中剂量组及匹维溴胺组大鼠血ACTH明显降低(P〈0.01,P〈0.05),匹维溴铵组和肠激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下丘脑、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肠激安胶囊对IBS.D大鼠脑肠轴异常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下丘脑和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和下调HPA轴中ACTH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B淋巴细胞(B细胞)人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Ⅱ b(Fcgamma receptor Ⅱ b, FcγRⅡ b)的表达与肾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相关性。方法 RA患者43例,其中肾虚型26例,非肾虚型17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幼稚B细胞、记忆B细胞和前浆细胞表达FcγR Ⅱ b的水平,分析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和病情活动指数评分(DAS28)与B细胞分布及FcγR Ⅱ 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另设健康志愿者对照21名。结果 肾虚型RA外周血记忆B细胞及前浆细胞FcγR Ⅱ b表达分别为(49.65%±15.86%)及(43.69%±22.57%),比健康对照组[(64.03%±6.01%)及(66.59%±10.18%)]显著下调(P<0.01);非肾虚型RA记忆B细胞FcγR Ⅱ b表达[(52.70%±9.52%)]比健康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肾虚型RA前浆细胞FcγR Ⅱ b表达明显低于非肾虚组[(56.10%±1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亚群FcγRⅡ b表达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ESR、RF和DAS28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肾虚型RA 患者B细胞免疫失耐受可能与记忆B细胞及前浆细胞表达FcγRⅡ b下调密切相关,肾虚型RA可能存在FcγRⅡ b基因的异常从而导致自身免疫失耐受。  相似文献   
14.
<正>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然生存期短。索拉非尼(Sorafeinib)被批准为晚期肝癌一线的标准治疗。舒尼替尼(suni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既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也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VEGFR-1)、VEGFR-2、VEGFR-3、血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Dickkopf-1(DKK-1)蛋白含量变化,探究其在早期诊断股 骨头坏死及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 年5 月—2016 年11 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 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7 例(ARCO 分期:Ⅱ期13 例、Ⅲ期27 例、Ⅳ期27 例)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67 例 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DKK-1 蛋白浓度,比较并 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内不同病因、不同ARCO 分期患者的血清DKK-1 蛋白浓度差异。结果 实 验组血清DKK-1 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 <0.05);塌陷后患者血清DKK-1 蛋白浓度高于塌陷前(P <0.05); 不同病因的患者血清DKK-1 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ARCO Ⅱ、Ⅲ及Ⅳ期的 患者血清DKK-1 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分析提示血清DKK-1 蛋白在诊 断股骨头坏死塌陷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显著的特异性,分别为57.40% 和100.00%。血清DKK-1 蛋白浓度 与ARCO 分期呈正相关(P <0.05)。结论 血清DKK-1 蛋白浓度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对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及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病病理与中药干预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免疫系统改变与衰老、免疫系统改变与AD、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中药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及中药干预AD的可能性及新药研究思路,论述老年痴呆病的病理研究进展,指出中药治疗AD可以通过调节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影响APP基因表达及淀粉样蛋沉积过程等干预途径,指出,中药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析了石菖蒲不同提取物(挥发油、水提液、去油水提液)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石菖蒲挥发油中除β-细辛醚相对含量高外,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还有α-细辛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烯),反式甲基异丁香酚、菖蒲二烯、石竹烯、柏木烯等;水提液中检出了石菖蒲挥发油的3个主要成分,几乎未检出α-细辛醚;去油水煎液中发现一特征成分,由于现有的谱库中未能检索到,故未能鉴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石菖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 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 散等补益宗气,以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等升阳举陷,同时应注意调和气血,并根据五脏之虚实加以辨证调护,以 期提高脱机成功率。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可为困难撤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慢性盆腔炎(CPID)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 疗“妇人腹中诸疾痛”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治疗CPID,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对近10年来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研 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方面,应用当归芍 药散治疗CPID多使用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使用,或联合抗生素及中医外治法;与单独应用西药相比,当归芍药散联合西 药可明显改善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实验研究方面,当归芍药散可 通过降低内皮细胞的黏附、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调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等对 CPID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分子机制。方法在TCMSP中获取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靶点;以GEO数据库为主,OMIM数据库为辅获取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映射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图,以及基于共同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图。使用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通路-靶点网络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163个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225个可用于后续分析的靶点,1313个COPD靶点,映射得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0个。分析得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主要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涉及δ-阿片受体1(OPRD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窖蛋白1(CAV1)、热休克蛋白B1(HSPB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8)等作用靶点。GO分析提示主要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GG分析提示主要与肿瘤坏死因子、Toll样受体、低氧诱导因子-1、叉头盒O、Janus激酶-转录激活因子等信号通路有关。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了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以抗炎与抗氧化应激为核心,兼顾调节免疫、低氧耐受、气道黏液高分泌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