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的关联。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技术,检测6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ApoB基因C7623T和G12619A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以及这两个位点SNPs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之间的关联。结果:ApoBC7623T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筋脉瘀滞证出现的频率高于肝肾亏损证(P0.05);ApoBG12619A位点的SNPs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之间无显著性的关联(P0.05);ApoBC7623T与G12619A位点等位基因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之间的连锁不平衡有显著性的关联(P0.01)。结论:ApoBC7623T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能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形成筋脉瘀滞证相关。  相似文献   
5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微血管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微血管的变化,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 将2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A组:模型组,注射马血清及醋酸泼尼松龙造模;B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墨汁灌注及病理组织切片对股骨头的微循环结构及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墨汁灌注结果显示:模型组股骨头血管显著减少,灌注不全面,血管出现明显栓塞。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骨细胞核固缩,部分血管栓塞,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结论 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微血管内皮损伤,血管栓塞,可能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笔者报道43例退行性膝关节病经关节镜治疗的护理配合,认为全面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特别是术前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包括各种常规检查、病人准备、医护人员准备等,才能使手术预期进行;术后保持正确体位,做好病情观察,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及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健,遵照医护人员的出院指导,定期复查,才能获得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4.
杨云英  吴胜菊 《右江医学》2004,32(4):394-39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1] 。近 2年来我科共手术治疗本病 12 8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 8例 ,为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0月间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 81例 ,女4 7例 ,年龄 2 8~ 6 9岁 ,平均 4 1.8岁。住院时间 12~ 2 3天 ,平均 16 .2天。腰椎间盘突出部位 :腰 4~ 5共 92例 ,腰 5骶1共 2 2例 ,腰 4~ 5和腰 5骶 1均突出 12例 ,腰 3~ 4突出 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2 2例 ,髓核破入椎管 31例。病程 2个月~ 13年 ,平均 1年 6个月。手术方式 :开窗式 6 1例 ,半椎…  相似文献   
55.
医学影像学从诞生起就一直是现代医学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在骨科疾病的诊断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技术也是随之突飞猛进,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从一种辅助检查转变为极其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及时[1]。现代中医是发展的中医,是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同样需要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协助,治疗才能更加准确,有效。医学影像学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中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学习骨伤科知识的主要教材《中医伤科学》,其在骨折、脱位、伤筋等疾病…  相似文献   
56.
57.
MRI在Perthes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何伟 《中国骨伤》2006,19(7):443-446
MR I通过高低不同的信号强度来反应Perthes病患儿股骨头的代谢变化,Perthes病基本表现为早期T1像骨骺出现低信号,T2像出现强度不一的信号。随着修复进行,信号强度逐渐增高。通过MR I上股骨头的外形及信号特点还可以对病情的预后做出判断。此外MR I还可以鉴别其他儿童髋关节疾病,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显示出MR I是诊治Perthes病的一种很有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8.
介绍一种无痛性拔除气囊尿管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囊尿管在临床广泛应用后出现不少问题:尿道黏膜损伤、拔管困难、逆行感染[1]、尿道断裂[2]等,其中较为常见是尿道黏膜损伤。尿道黏膜损伤可出现在插管或拔管过程中,拔除尿管后有尿痛、尿胀、尿短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尿、排尿困难而需重新置导尿管,使用抗菌药物或中药治疗。这不仅增加病人生理、心理痛苦及医药费,严重的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因此护理同行在减轻气囊尿管损伤尿道黏膜方面,进行大量的探讨与研究,但在拔除气囊尿管时如何减轻尿道黏膜损伤的研究则少。以下介绍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方法,能达到减轻尿道黏膜损伤的无痛性拔除尿管的方…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对2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后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后脱位的主要原因来自患者髋部软组织不平衡、假体位置安装不合理及术后术肢体位不正确.护理对策是术前对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术后保持正确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髋关节脱位后及时配合医生复位及做好复位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60.
可吸收高强度左旋聚丙交酯棒固定兔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固态压缩增强的高强度可吸收左旋聚丙交酯 (SC PLLA)作为接骨材料的价值。方法 SC PLLA棒植入新西兰兔股骨髓腔内 ,定期取出测量试棒的力学强度 ,观察其周围组织的反应 ;分别应用SC PLLA棒和不锈钢针 ,髓内固定股骨干横行骨折 ,比较两组的X线影像学变化。结果 植入 2 4周后 ,SC PLLA棒的弯曲强度下降 30 % ,为 180MPa;剪切强度下降 6 0 % ,为 76MPa。植入 4周后 ,试棒周围有增生活跃的骨组织 ;12周后 ,组织反应基本稳定 ,见板状骨平行于试棒排列 ,内植物—骨组织之间有一薄层的纤维组织。SC PLLA棒和不锈钢针髓内固定股骨干横向截骨均未见明显畸形 ,X线观察显示各期的骨痂量基本相当。结论 SC PLLA的强度能满足长骨干固定的需要 ,髓内固定效能与不锈钢钉相当。SC PLLA在骨内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