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45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363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1篇
中国医学   60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与体内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观察组)和6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NO、IL-1β、TGF-β1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肝肾亏虚、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并气滞血瘀证3个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中NO、IL-1β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个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NO、IL-1β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个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NO、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3个观察组之间治疗前比较,肝肾亏虚并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1)和气滞血瘀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1)和气滞血瘀组(P〈0.05);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5)。3个观察组之间治疗后比较,肝肾亏虚并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5)和气滞血瘀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5)和气滞血瘀组(P〈0.05);气滞血瘀组NO、IL-1β的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P〈0.05),而TGF-β1的水平低于肝肾亏虚组(P〈0.05)。结论:一氧化氮、白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经过中医治疗,NO、IL-1β、TGF-β1的水平发生了变化,中医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NO、IL-1β、TGF-β1水平的变化起效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体内一氧化氮、白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手法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注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176足)跟痛症患者,采用手法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注射治疗,每周2~3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病例经1~2个疗程治疗,随访时间4~14个月,平均7个月,176足中痊愈121足,显效33足,有效16足,无效6足,总有效率96.6%。结论手法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注射治疗跟痛症疗效肯定,创伤小,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73.
中心性肥胖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中心性肥胖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以体检人群中发现BMI正常的中心性肥胖患者94人为实验组,BMI正常的非中心性肥胖94人为正常对照组,测量两组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中心性肥胖组的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心性肥胖组高血压、高血脂等具有明显聚集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中心性肥胖与多代谢异常关系密切。控制中心性肥胖有助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74.
林芳  王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12-214
目的:探讨B超介入宫腔镜输卵管插管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05例不孕妇女进行输卵管通液、碘油造影、B超介入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检查。结果:以B超介入宫腔镜输卵管插管为对照组,输卵管通液符合率为44.77%、碘油造影符合率为70.48%,输卵管通液与B超介入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与B超介入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B超介入输卵管插管是理想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分析综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方法:分析75例颈性眩晕患者行综合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个疗程的,临床治愈68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改为其他方法治疗.结论:综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6.
短肽型营养制剂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松  周新华 《广东医学》2008,29(5):828-830
目的 通过应用百普素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探讨其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代替传统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果,为下消化道术前肠道准备提供更加合理的方法。方法 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手术前3d开始口服百普素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术前采用传统的流质饮食、禁食补液、反复导泻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比较两组手术前晚清洁洗肠的次数、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期间病人耐受情况、肠道准备前后的相关营养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手术前晚清洁洗肠(5.67±0.97)次,明显少于对照组(7.62±1.34)次(P<0.01);患者耐受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相关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使用肠内短肽型营养制剂辅助手术前肠道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一种安全、有效、营养、科学的肠道准备途径。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支气管哮喘病人急性发作原因进行多因素帕累托分析,观察痰培养、过敏原及气候等相关因素,寻找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因素,结合中医三因制宜的治则,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就诊2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诱因,同时进行按性别、季节、气候等因素分类,分别进行帕累托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尘螨、屋尘及花粉.下呼吸道感染相对较少,痰培养阳性率低,并非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发因素,珠海地区由于四季温差小,湿度大,微生物易于生长繁衍,导致呼吸道感染几率增加,尘螨及花粉增多也成为主要原因之一,冷空气的影响则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78.
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自尊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孔祥波  陈卫  陈礼全 《广东医学》2008,29(6):1014-1015
目的 评估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矫治前后的自尊水平.方法 对11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于矫治前、完成矫治后1年以上(含1年)两阶段进行儿童自尊量表的测查,然后对青少年患者矫治前、矫治后自尊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他们的自尊变化.结果 完成矫治后1年,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外表分量表、成就感分量表测量值均较矫治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 对青少年错袷畸形患者应选择在青春早期及时进行正畸矫治,这不仅仅是患者容貌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1 HO of THA可能的发病机制 HO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各类外伤、炎症、神经损伤或肿瘤等因素可刺激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成为成软骨母细胞,刺激成纤维细胞分化成为成骨细胞,由此导致骨化。1965年Urist等即发现了脱钙的骨基质可以诱导异位骨化的形成,并提出骨形态诱导蛋白(Bone Mor2phogentic Protein,BMP)是真正的诱导物。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CA的临床疗效及对CA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药物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运用激光治疗消除疣体后,A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B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C组仅行激光消除疣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6个月以后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另设健康人对照组40例,检测项目同上。结果:治疗前与健康人相比,CA患者CD4^+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升高,CD4^+/CD8^+比值降低,NK细胞活性降低(P〈0.05或P〈0.01)。运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治疗组CD4^+百分率升高,CD8^+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疗法对CA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有良性调节作用;可明显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提高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是防止尖锐湿疣复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