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与TEG 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手术(例如体外循环、大血管手术、器官移植)因术中出血较多而大量输血补液致血液稀释导致凝血异常;手术创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病人原发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全、纤溶亢进);加之围术期的预防性止血药物的滥用等等使围术期凝血情况复杂化。如何对围术期凝血功能正确的评估及对凝血障碍进行及时处理关系患者生命。因此,熟悉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关注围术期凝血机能调控与正确使用止血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42.
过氧乙酸混合剂稳定性与使用期限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乙酸溶液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化学灭菌剂,其有效浓度为0.29/6~0.5%,在允许浓度范围内,该药无明显毒性^[1],对于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都有杀菌功能。市场上常见普通型和配合型两种剂型,普通制剂不稳定易分解^[2],而混合制剂是将甲、乙两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放置24~48h后再使用,  相似文献   
643.
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丽琼  殷耀兰 《中医药导报》2006,12(1):53-53,6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偏头痛按就诊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以穴位埋线治疗的42例为治疗组,西药尼莫地平治疗的21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方便的外治自然疗法。  相似文献   
644.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该文通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预防SIRS的对策。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6月采用PCNL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性别、年龄、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术前是否使用敏感抗生素、手术时间5种因素与术后SIRS的相关性。结果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前未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是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和性别并非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SRIS发生,应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前使用敏感抗生素是预防SRIS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645.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水平与梅毒血清反应素滴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120例梅毒患者血清(分为一期梅毒组、二期梅毒组和隐性梅毒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IL-1β、IL-8 水平,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梅毒患者血清反应素滴度,根据TRUST滴度将梅毒患者分为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各组血清IL-1β、IL-8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二期梅毒组血清IL-1β[15.10(10.63,19.16)]pg/ml和IL-8[108.67(69.96,139.79)]pg/ml明显高于一期梅毒组、隐性梅毒组和正常组;高滴度组IL-8[86.03(62.25,144.94)]pg/ml明显高于低滴度组[57.21(52.16,8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滴度组IL-1β[11.12(7.18,15.96)]pg/ml与低滴度组[8.43(6.93,14.0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8水平与反应素滴度呈正相关(r=0.625,P<0.05)。 结论 梅毒患者血清IL-1β和IL-8在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隐性患者中均呈高水平表达,且IL-1β和血清IL-8表达水平变化与梅毒的病程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6.
目的 总结SYNGAP1基因相关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5型患儿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诊治的8例SYNGAP1基因相关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儿的平均起病年龄为9月龄,均伴有中重度发育迟缓(语言落后为著),其中7例患儿伴癫痫发作。8例患儿中7例为新发杂合变异(3例移码变异、2例无义变异和2例错义变异),1例为6p21.3微缺失。目前已报道的中国SYNGAP1基因变异相关智力障碍患儿(包括该研究)有48例,其中40例伴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平均起病年龄为31.4月龄,多为移码变异(15/48,31%)和无义变异(19/48,40%)。治疗上,有癫痫用药史记录的33例患儿中,丙戊酸抗癫痫发作治疗对多数患儿有效(85%,28/33),其中48%(16/33)患儿丙戊酸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达到发作完全控制。结论 SYNGAP1基因相关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5型患儿起病年龄早,多数患儿伴癫痫发作,以移码变异和无义变异为主,丙戊酸抗癫痫发作治疗对多数患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