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腱细胞与人工材料体外联合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探索肌腱细胞与人工材料是否有可能复合形成新型有活性的人工肌腱,特设计了本项研究。方法:取第4代腱细胞,复苏后分别加入碳纤维编织带、涤纶编织带及几丁质编织带联合培养,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及细胞与材料的相容性。结果:腱细胞与碳纤维有良好的相容性。腱细胞沿碳纤维生长、繁殖,并合成胶原。腱细胞与涤纶的相容性较差,在几丁质上无细胞附着。结论:腱细胞与碳纤维联合培养后,保持了腱细胞的形态特征,与碳纤维的相容性最好。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有活性的人工肌腱材料  相似文献   
22.
1978~1989年我科对晚期贲门癌行扩大根治术,将胃、脾及胰体尾一并切除共41例。对防治胰瘘等并发症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6~65岁。41例中全部行胃、脾、胰体尾联合切除,其中全胃切除29例,近端胃切除12例。胰体尾切除后,可见到胰管  相似文献   
23.
儿童外伤性基底节区梗塞11例分析武金有任新亮赵天兴(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9年5月~1995年11月,我科共收治儿童基底节区梗塞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56岁。11例均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24.
王培龙  张俊峰  师水生 《医学综述》2009,15(21):3332-3334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73例UC患者分为免疫抑制剂治疗(33例)和常规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及激素治疗(40例)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免疫抑制剂组中度及重度患者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8%和83.3%,而常规治疗组分别为41.7%和50.0%,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对重症、顽固性UC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必须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5.
采用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翼状胬肉80 例,取得良好效果治愈率达91-25 % 。此方法的关键是操作熟练,注射部位准确,注射剂量精确,以及细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26.
张国伦教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伦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尤擅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本文对张老师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的经验作一简要介绍,以见其学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27.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Gram阴性细菌内毒素(endotoxin)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通过何种途径发挥其毒性作用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理论上讲, 宿主对LPS的识别和信号转导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及对其防治的关键.Ulevitch实验室[1]在1986年发现并克隆了血清因子脂多糖结合蛋白LBP(LPS binding protein), 1990年又发现并认为CD14是LPS的受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LPS介导细胞反应的模式:即LBP穿梭样运动把LPS转运到髓样细胞的膜上,与膜CD14(mCD14)结合形成复合物,将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这些发现对人们认识LPS介导的细胞反应起到重要的里程碑作用.但由于CD14与多种传递信号的跨膜受体不同,是没有跨膜区和胞浆内段的锚定蛋白,不能直接和细胞内进行信息交流.因而信号通过该途径传导的机制未能令人信服.随着对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 ors,TLRs)研究的深入,使人们对LPS信号转导通路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8.
目的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分泌抗肺癌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可能靶点.方法用肺癌细胞株作免疫原免疫健康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高滴度抗肺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间接ELISA和检测单抗体的特异性,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结果通过细胞融合,筛选出2株持续分泌抗肺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5、B8,其分泌的抗体为IgM亚类,κ亚型,并和肺癌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完成细胞融合,制备了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29.
<正> 患者男、38岁,9年前右股内上侧、右侧阴囊及臀间沟皮肤上发生绿豆大褐色扁平角质性丘疹,轻痒。以后逐渐增多扩大呈环状斑片,并波及包皮及整个阴囊,  相似文献   
30.
1990年9月~1993年3月,我们对43例应用强心甙、扩血管、利尿剂等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加用小剂量氨酰心安治疗。旨在观察β_1阻滞剂——氨酰心安(Atenolol)对慢性严重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