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28例脊柱转移瘤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共累及64节椎体,有41节椎体(64%)变形,以椎体前中部为主,有14例(70%)为多个椎体连续受累,附件受累有3例(15%),16例(80%)椎间盘破坏、消失,18例(90%)可见椎旁脓肿影。转移瘤患者共累及79节椎体,有55节椎体(70%)变形,病灶发生于椎体中后部,18例(66%)为多个椎体跳跃式受累,25例(91%)病变侵及附件,椎间盘无1例破坏,9例(34%)侵犯椎旁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多较小而局限呈分叶状。结论根据结核、转移瘤累及椎体及附件的情况,椎间盘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征,MRI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2.
陈剑  武华  陈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26-27,30
目的:寻找一种构建动物大肠癌模型成功率高、周期短的方法,为大肠癌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二甲基肼组23只,环磷酰胺组23只,对照组14只。二甲基肼组在大鼠皮下注射二甲基肼,8周后直肠黏膜下注射大肠癌细胞;对照组仅皮下注射二甲基肼8周;环磷酰胺组直肠黏膜下注射癌细胞前24h,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结果:直肠黏膜下注射癌细胞2周后,共52只大鼠完成实验,二甲基肼组有10只(50.0%)大鼠直肠黏膜可见癌结节形成;环磷酰胺组6只(30.0%)大鼠形成癌结节;对照组有4只(33.3%)大鼠直肠黏膜可见结节,其中,3只(25.0%)为不典型增生,1只(8.3%)为癌结节。二甲基肼组成功率较环磷酰胺组及对照组高(均P〈0.01),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二甲基肼的基础上,直肠黏膜下注射大肠癌细胞可成功诱发大鼠大肠癌,并优于免疫抑制为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评价肾动脉狭窄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肾动脉狭窄模型的超声造影肾脏血流灌注模式。方法对10只实验兔递进性钳夹左肾动脉主干,钳夹程度分四级:0级-正常;Ⅰ级-钳夹动脉主干1/3;Ⅱ级-钳夹动脉主干2/3;Ⅲ级-完全钳夹。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检查,动态观察各钳夹级别狭窄侧肾脏血流灌注。对各钳夹级别肾脏皮质及段间动脉部位进行量化分析,提供以下指标: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开始增强时间、曲线上升斜率。分析上述指标在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模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①肾脏血流灌注增强模式:肾段间动脉、叶间动脉、肾皮质、肾髓质依次增强。随钳夹程度递进,肾脏开始增强时间逐渐延迟,增强程度逐渐减弱。肾动脉完全闭塞时,注射造影剂前后肾脏回声无明显改变。②超声造影时间-强度定量分析:随钳夹级别的递进,皮质和段间动脉取样,开始增强时间逐渐延迟,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呈递减趋势。曲线上升斜率Ⅱ级组低于0、Ⅰ级组,0级组与Ⅰ级组无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筛查肾动脉狭窄有一定价值;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有助于评价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时缺血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山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近十年法定传染病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1 527例法定传染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流行特征,地区、时间、人群分布及传播途径等特征。 结果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其中乙类传染病18种(36 828例,88.68%)、丙类传染病4种(3 076例,7.41%)、其他法定管理和重点监测传染病4种(1 623例,3.9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型肝炎总例数26 162例(63.00%),10年内年报告数均居第1位;男、女性别比为1.31:1。传染病位居前五位者男女顺位一致,来源地主要以本省常住居民为主。职业分布中,农民相对较多(11 239例,27.06%);从传染病传播途径方面来看,少年儿童组以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为主,其他组均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结论该院传染病病例相对集中,应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加强青少年儿童组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的监测,对成人重点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方法检测扁平苔藓皮损处及正常组织中TNF-α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两者在患者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TNF-α和MMP-9可能参与了扁平苔藓的发病。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木糖醇添加剂对抗生素骨水泥药物释放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剂量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不同剂量(0g,7g,14g,21g,28g)的小颗粒木糖醇添加剂(210μm~250μm)分别与2g万古霉素和40g骨水泥聚合后进行洗提实验。结果:不同剂量组药物释放的模式与无添加剂组一致,即前24h大量释放和随后的持续低浓度释放。21g小颗粒木糖醇添加剂既可以使药物释放量大大增加(p〈0.05),也使高于最低抑菌浓度持续时间最长≥20d。结论:添加剂在21g可能是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由膀胱内窥镜观测到的膀胱小粱化程度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的逼尿肌压力的联系.方法 298例BPH病人,按照膀胱镜下的膀胱小梁化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0级:无小梁化;1级:轻度到中度小梁化;2级:重度小梁化;3级:重度小梁化伴有假性憩室形成.结合相应的最大自由尿流率、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压和最大逼尿肌压等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检验分析.结果膀胱小梁化0级34例、1级91例、2级117例、3级56例.随着膀胱小梁化程度的加重最大自由尿流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压和最大逼尿肌压呈现增高趋势.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压和最大逼尿肌压变化与膀胱小梁化分级成正相关.结论 膀胱小梁化改变作为一种形态学变化与尿动力学的逼尿肌功能改变间有良好的关联.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制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明胶微球(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gelatin microspheres,IGF-I-GMs),观察其一般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 )增殖的长期效应.方法 用乳化交联法制备IGF-I-GMs,观察其一般性质;ELISA 法测定IGF-I 的含量,计算微球包封率和载药率及体外释药特性.体外培养兔BMSCs,四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 )检测IGF-I 和IGF-I-GMs 梯度含量分别对BMSCs 增殖的长期效应.结果 ①所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平均粒径为(19.51±3.53)μm,冻干粉剂为黄白色粉末状,再分散性良好,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90ng/g 和89.0%,体外7d 内药物缓释87%;② IGF-I 和IGF-I-GMs 均明显促进BMSCs 增殖,IGF-I-GMs 较单独应用IGF-I 的效果更加显著(P < 0.05),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结论 IGF-I-GMs 冻干粉剂制备良好;IGF-I-GMs 在7d 内对IGF-I 有良好的缓释作用;BMSCs 形态和活性良好可以用于实验研究;IGF-I-GMs 与BMSCs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促进BMSCs 增殖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IGF-I.  相似文献   
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由于其患患者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虽然疗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本文就应用过程中多方面的管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卵巢囊性病变MR影像学特点,探讨MR扫描对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5例经手术及腹腔镜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MR诊断信息,以病灶内液体成分超过70%为遴选标准。观察卵巢囊性病变的MR信号、形态、轮廓、大小、范围及增强信号特点,并与手术、腹腔镜病理结果相对应,探讨MR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5例卵巢囊性病变经病理证实,卵巢囊肿16例、巧克力囊肿8例,卵巢冠囊肿5例,卵巢腹膜包裹性囊肿3例,卵巢囊性畸胎瘤15例、卵巢囊腺瘤14例、囊性卵巢癌4例,术前诊断正确59例,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只有密切结合临床,对MR影像细节进行深入认识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MR对卵巢囊性病变的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