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迅速发展,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升级,薄层和快速扫描技术的实现,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研制成功,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越来越高,且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更详细的空间解剖信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已成为骨关节创伤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本文将对这方面加以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2.
探讨低剂量螺旋CT肺癌普查的最佳扫描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成功率很高,Ⅰ期肺癌5a生存率高达70%以上,但大部分病人有症状时就诊,已到了中晚期,其5a生存率仅为10%-14%,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提高高龄患者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的66例高龄患者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按照何种方法、分组等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讨、总结。结果在66例高龄患者(病种??)疾病分组,采取办法(传统与创新)中有58例痊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且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应当加强高龄患者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浅表皮下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确诊为浅表皮下囊性肿块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声像图特征及对应的病理特征。结果:48例中,19例皮脂腺囊肿,1例合并感染误诊,诊断符合率94.7%;14例表皮样囊肿,2例误诊为实性肿块,诊断符合率85.7%;2例皮样囊肿,诊断符合率100%;6例血管瘤,1例误诊为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83.3%;7例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100%。总诊断符合率91.7%(44/48)。结论:高频彩超对浅表皮下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不同内径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内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定量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模拟冠状动脉内径分别为3 mm、4 mm及5 mm,内置不同大小的偏心狭窄斑块材料模拟管腔轻、中和重度(25%,50%和75%)狭窄,斑块材料具有不同的CT值(-100 HU和100 HU)以模拟不同性质的斑块.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VCT,以心脏扫描模式对模拟冠状动脉进行扫描.测量不同浓度对比剂条件下不同冠状动脉内径内斑块的CT值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①冠状动脉内斑块CT值的测量误差随对比剂浓度增加而随之增大.②对于不同管径的冠状动脉,管径越大,管径内斑块CT值测量误差越小.③对比剂浓度对斑块狭窄程度测量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 采用模拟冠状动脉实验评价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对临床研究和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6.
腹水是多种疾病的合并症,病因复杂,可分为恶性腹水、感染性腹水、乳糜性腹水及其他原因腹水。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腹水的有效方法,可清晰显示腹水含量、衰减值、分布范围及腹膜和周围脏器改变。介绍不同病因腹水的CT、MRI表现,以期提高对腹水的诊断和鉴别水平,从而指导临床评估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 (CTVE)在早期诊断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动物实验于狗膀胱的不同位置造成6个 5mm直径结节 ,膀胱排尿充气后扫描 ,盲法评价CT横断面和仿真内窥镜图像显示膀胱结节的异同 ,统计处理其结果。临床病例通过导尿管排出尿液向膀胱内注入气体后行螺旋CT扫描 ,图像传至工作站行三维仿真膀胱镜重建。盲法评价CTVE和横轴位图像显示膀胱内肿瘤结节病变检出数量的差异 ,以及 2种方法提供的信息情况。结果 动物实验横断面和CTVE像均显示出 6个结节。临床 2 0例中证实膀胱肿瘤 18例 ,CTVE均发现而轴位像仅发现 14例。CTVE检出 3 1个结节 ,轴位像仅检出 2 6个 ,5个直径≤ 5mm的结节轴位像均漏诊 ,两者有差异 (Ρ <0 .0 5 )。CTVE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 10 0 % ;横断面图像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仅为 77.8%和 3 3 .3 %。结论 CTVE为一种无创检查 ,无盲区 ,对膀胱肿瘤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与CT横断面图像结合可为膀胱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28.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早期诊断膀胱肿瘤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在早期诊断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导尿管抽出尿液后向膀胱内注入气体行螺旋CT扫描,图像传至工作站行三维仿真膀胱镜重建。盲法评价CTVE和横轴位图像显示膀胱内肿瘤结节病变检出数量的差异,以及两种方法提供的信息情况。结果:20例中CTVE发现膀胱肿瘤18例,而轴位像仅发现14例。横断面图像检出26个结节,CTVE检出31个结节,两者有差异(P<0.05)。CTVE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横断面图像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仅为77.8%和33.3%。5个直径≤5mm的结节轴位像均漏诊。结论:CTVE为一种无创检查,无盲区,可准确显示直径≤5mm的膀胱肿瘤;膀胱充气状态螺旋CT横断面图像可准确显示膀胱壁的增厚等异常;两者结合可为膀胱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29.
Implagraphy牙颌面锥形束CT与多层螺旋CT的图像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牙颌面锥形束CT与多层螺旋CT的图像质量。方法:分别使用牙颌面锥形束CT和多层螺旋CT对实验模体进行扫描,比较两者显示牙、牙周组织、颌面骨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牙颌面锥形束CT图像质量,优于多层螺旋CT。结论:牙颌面锥形束CT因其优秀的图像质量,更加适合口腔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30.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CT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CT特征。方法乳腺疾病患者38例,其中乳腺癌患者23例,良性病变患者15例。采用双排探测器螺旋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腋窝淋巴结,观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大小及其内部结构的关系,同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共检查腋窝淋巴结56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7枚。长径>10mm的44枚淋巴结中,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各22枚;短径>5mm的49枚淋巴结中,转移性淋巴结2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4枚;21枚转移性淋巴结发生实变,仅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发生实变;“门”结构存在的8枚转移性淋巴结中,7枚实质厚度不均匀,“门”结构存在的26枚非转移性淋巴结中,2枚实质厚度不均匀。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的改变,与其长径和短径的相关性较差;当腋窝淋巴结发生实变、实质厚度不均、肿大淋巴结出现边缘模糊或临近脂肪混浊时,可疑为转移性淋巴结。螺旋CT对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