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9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辛夷是鼻科的重药,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近年来有人做过统计复方中药滴鼻剂中辛夷的使用率最高[1]。笔者查阅了许多文献,记载其内服与外治功效有些混乱,择文与同道共参。辛夷,最早记载于《本经》,列为本部上品。《本经》成书于东汉初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1古籍中记载辛夷功用:《神农本草经》“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名医别录》“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窍、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本草纲目》“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  相似文献   
42.
刘继军  汪冰 《新中医》2007,39(10):77-78
咽喉部溃疡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炎症、免疫功能减退等引起,梨状窝溃疡因发生在下咽部,易累及邻近组织器官,临床上症状表现明显,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拟金灯笼汤加减,治愈巨大梨状窝溃疡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6年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3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65例,Ⅱ型236例,Ⅲ型79例。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2.3%,Ⅱ型为84.3%,Ⅲ型为67.1%。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轻微并发症27例。结论治愈率与临床分型、手术部位及术后综合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益肺调血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云红  王仁忠  顾真 《新中医》2008,40(11):93-94
目的:现察益肺调血汤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白介素(IL)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对大鼠进行实验性AR造模,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芩颗粒组、益肺调血汤高剂量组、益肺调血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IL-2、IL-4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的IL-2水平明显下降.IL-4水平则明显上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益肺调血汤各剂量组IL-2及IL-4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辛芩颗粒组IL-2及IL-4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L-4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肺调血汤可能是通过调节AR大鼠血清白介素水平而对AR产生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45.
王玉明  李贺 《新中医》2015,47(11):257-258
<正>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第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原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即所谓太少两感证而设。适用于风寒在表,少阴阳虚在里之病机。阳虚之体,本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发汗或虽得汗,则阳随液脱也。治当助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鼻窦清合剂对兔鼻窦炎上颌窦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行窦口不完全堵塞加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急慢性鼻窦炎动物模型后,予以鼻窦清合剂高、低剂量灌胃治疗,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鼻渊舒(鼻渊舒口服液灌胃)组作为对照;急性期用药1周,慢性期用药2周后,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各组兔上颌窦黏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鼻窦清合剂低剂量组黏膜形态最接近正常组,且急性各组优于慢性各组。结论鼻窦清合剂可改善兔上颌窦炎症。  相似文献   
47.
王仁忠  孟伟  许倩倩 《新中医》2011,(5):144-145
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非感染性鼻黏膜炎症。变应性鼻炎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性疾病。笔者在临床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内经》有关条文发现,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阳气失于和利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在临床通过和利阳气来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很好疗效,故对此作以探讨,以期拓展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48.
孕32周女性纯音测听示左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予朱氏头皮针:头面区1针、上焦2针、下焦3针、百会1针,导引后加针耳颞区3针、左侧听宫、听会、翳风穴各1针,每次行针时配合导引治疗。经两个周期头皮针治疗后,纯音测听示患者听力恢复正常。2月后回访,患者听力未出现反复,婴儿健康出生。  相似文献   
49.
杜启雪  王仁忠 《中成药》2023,(5):1658-1661
目的 探究鼻敏康合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gE、OVA-sIgE、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0.9 mg/kg)以及鼻敏康合剂低、中、高剂量组(2.53、5.06、10.12 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周。采用叠加量化法记录各组大鼠症状积分,ELISA法检测血清IgE、OVA-sIgE、AQP5水平,免疫组化及RT-qPCR法检测鼻黏膜AQP5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症状积分,血清IgE、OVA-sIgE、AQP5水平,鼻黏膜AQP5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与鼻敏康合剂各剂量组症状积分,血清IgE、OVA-sIgE、AQP5水平,鼻黏膜AQP5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且鼻敏康合剂各剂量组与氯雷他定组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鼻敏康合剂可通过抑制IgE、OVA-sIgE、AQP5表达,改善鼻腔局部水液代...  相似文献   
50.
开雍刺血法治疗喉源性咳嗽4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开雍刺血法对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开雍刺血法治疗,3~5天1次,4次为1疗程,一般不超过5次;对照组以口服急支糖浆治疗,每次10mL,每天3次,连续服用7天为1疗程,观察1~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7%,对照组65.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开雍刺血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