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正> 胃大部功除术后残胃无力症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少见的早期并发症,极易误诊误治,甚至反复手术。近10年我们共收治本病15例,其中2例误诊行二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107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体外血栓形成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07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和36名健康人测定体外血栓各值,并结合临床分期分级及中医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患者组体外血栓各值均显著地高于健康人(P<0.001)。(2)临床分期、分级、中医分型不同,其体外血栓各相应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0.001)。(3)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体外血栓各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表明体外血栓结果可反映临床病情变化,可作为本病临床分期分级、中医分型和判定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3.
结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能属于祖国医学的“脉痹”、“瘀血  相似文献   
24.
7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血瘀症与活血化瘀法的深入研究,不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取得显著疗效,而且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发展,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现根据多年来临床经验,对血瘀症与周围血管疾病进行初步总结和讨论,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溃疡和坏疽,具有缺血性坏疽的特性,正确的局部处理,对解除病人痛苦、促进创口愈合和保存肢体有重要意义。1965年7月~1979年12月,我们应用小剂量腰麻对11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坏疽作局部处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正> 急性乳腺炎多由于乳汁排泄不畅、瘀积,化脓性细菌侵犯所致,极易形成脓肿。通常处理以切开排脓为主,该方法痛苦大,损伤重,疗程长,影响泌乳,破坏乳房外形等。笔者自1989年以来,于门诊采用穿刺抽脓加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乳房脓肿5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对10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和56例健康人测定体外血栓各值,并结合临床分期分级及中医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组体外血栓各值均高于健康人(P<0.001)。(2)临床分期分级、中医分型不同,其体外血栓各值间有明显差别(P<0.05~0.001)。(3)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体外血栓各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表明体外血栓结果可反映临床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分期分级、中医分型和判定疗效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8.
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氏病),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肢端小动脉阵发性痉挛性疾病。我院外科自1972~1982年应用中医中药系统治疗44例,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29.
外泌体是一种双层膜性囊泡,其直径为30~100 nm,包含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多种物质,具有讯息传递及物质交换等多种功能,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信使者”。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依靠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治疗胃癌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存质量。但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效成分利用度低、治疗周期长、见效慢等问题,使中药疗效的发挥受到了制约。外泌体所具备的细胞靶向性及物质运输性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它能够有针对性的将有效成分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价值。本文就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对胃癌的治疗及作为中药载体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我院于1988年9月~1991年2月,用中药结合蝮蛇抗栓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性别:本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41.8岁。发病因素:外伤、骨折6例,产后3例,因病卧床、术后、受凉及劳累各1例,其中28例无明显诱发因素。发病部位:左下肢24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发病4例。发病类型:中央型16例,周围型13例,混合型12例。病程: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者12小时,最长2年,30天以内就诊者28例,1~3个月就诊者7例,4个月以上就诊者6例。并发症:肺梗塞4例。检查心电图33例,心肌劳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律不齐者16例(48.5%)。查血脂30例,明显增高18例(60%)。血液流变学检查34例,除2例检查前已用药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