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β (IL - 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 ,探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方法 应用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分别加入细胞因子 ,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 - 3(MMP - 3)和前列腺素E2 (PGE2 )水平。结果 MMP - 3测定结果 ,细胞因子作用于软骨细胞 0~ 2 4h ,1、 10、 2 0ng/mlIL - 1β组 ,10ng/mlTNF -α组 ,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作用 2 4~ 4 8h ,1ng/mlIL - 1β组 ,0 1、 1、 10ng/mlTNF -α组 ,0 1、 1、 10ng/mlTGF - β1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1)。 10ng/mlIL - 1β和 1ng/mlTGF - β1组低于10ng/mlIL - 1β组 (P <0 0 1)。PGE2 测定结果 ,细胞因子作用于软骨细胞 0~ 2 4h ,1、 10ng/mlTNF -α组高于对照组 (P<0 0 1) ,1ng/mlTNF -α和 1ng/mlTGF - β1组低于 1ng/mlTNF -α组 (P <0 0 1) ;作用 2 4~ 4 8h ,10、 2 0ng/mlIL - 1β组 ,0 1、 1、 10ng/mlTNF -α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1)。 10ng/mlIL - 1β和 1ng/mlTGF - β1组低于 10ng/mlIL - 1β组 (P<0 0 1) ,1ng/mlTNF -α和 1ng/mlTGF - β1组低于 1ng/mlTGF -α组 (P <0 0 1)。 结论 细胞因子对软骨细胞分泌产生MMP - 3、PGE2 有较  相似文献   
62.
背景:在临床工作中,外用中药生肌膏能治疗感染开放性骨折引起的骨缺损。其机制可能为生肌膏中作者前期实验从生肌膏的原料生药中提取了生肌液,并证实不同浓度的生肌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不同。有效成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转化。目的:观察生肌液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12在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细胞工程室完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5只3月龄的雄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浓度为5×102g/L生肌液从生肌象皮膏(由天津市中药饮片厂提供,原料生药当归、生地、龟板、象皮、血余)提取。方法:将25,8.3,5g/L的生肌液作用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不含生肌液的基础培养液为空白对照,以含地塞米松10-8mol/L,维生素C0.05g/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的基础培养液为标准对照。将不同干预条件下传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培养板中培养二三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采用四环素标记及胶原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的表达情况,取细胞培养液测定胞外及胞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含量,将细胞内外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数量各自加和,计算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值。主要观察指标:培养2,3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钙结节形成、四环素标记及胶原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及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值。结果:①细胞钙结节观察结果:除了标准对照细胞外,不同浓度生肌液条件下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胞体先后出现拉长,聚集生长,随后中心细胞增殖、重叠,细胞之间界限模糊,逐渐形成多个散在的细胞结节,钙沉积逐渐出现,最终形成钙化结节。②四环素标记及胶原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除了基础培养液组外,各实验组四环素标记呈阳性的细胞及钙结节在荧光激发下呈黄绿色,空白对照细胞为阴性;除了标准对照细胞外,不同浓度生肌液条件下细胞胶原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棕黄色深染颗粒位于细胞胞浆中。③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检测结果:条件培养后2,3周,25g/L生肌液作用下细胞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比值高于其他条件下两种含量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液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成骨作用肯定,且高浓度时诱导成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获得hBMSCs。非病毒载体FuGene HD携带Cbfa1转染hBMSCs后7、14d,经Real-time PCR分析hBMSCs成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包括Cbfa1、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桥蛋白(OPN)和Ⅰ型胶原;培养1、2和3周,ALP染色、钙结节染色检测成骨分化。结果:培养的hBMSCs阳性表达CD73,阴性表达CD34。第3代细胞增殖曲线呈"S"形,符合对数生长曲线。Cbfa1转染hBMSCs表现出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成骨细胞标志基因ALP、OC、OPN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上调,ALP染色阳性,并且有明显的钙结节形成。结论:非病毒载体携带Cbfa1转染hBMSCs可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4.
目的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导致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尚不清楚,机制不明,由于其局部解剖结构特殊,根据其内部结构特点,对骨小梁结构进行研究,为解释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正常中国人(45~60岁)尸体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系统从上到下分成3个区,分别在Endura TEC ELF3200生物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系统上,从主压力骨小梁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上进行拉伸、压缩性能实验研究。结果得出了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系统3个区在主压力骨小梁系统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的压缩、拉伸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测试指标的实验结果。从上到下3个区的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性能依次递增,主压力方向的压缩生物力学性能要明显高于拉伸生物力学性能,并且生物力学性能在主压力系统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有明显差异。结论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的主要力学性能是承受压应力,并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外用生肌象皮膏与贝复济对糖尿病大鼠伴肌腱损伤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20只健康Wistar大鼠以链脲佐霉素溶液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于大鼠腰背部脊柱两侧制作2个伴肌腱损伤的圆形溃疡创面,随机分2组,分别应用生肌象皮膏和贝复济对创面进行换药。结果:经生肌象皮膏换药治疗的大鼠,其溃疡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率在换药后期与贝复济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象皮膏比贝复济更能够有效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尤其在用药后期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6.
骨组织工程是组织工程学中最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骨构建及应用研究中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近年来,种子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各种来源各有其优缺点。对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来源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研究的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67.
中药生肌液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肌液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生肌液作用于兔BMSCs,采用空白对照,用镜下观察、MTT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的方法考察BMSCs的增殖活性。结果:兔BMSCs在条件培养后各时间点:1:20生肌液组中的BMSCs MTT值、LDH含量最低(P〈0.05);1:100生肌液组的BMSCs MTT值、LDH含量最高(P〈0.05);1:60生肌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相近(P〉0.05)。结论:生肌液对兔BMSCs的增殖活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8.
加压外固定器治疗关节内骨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内骨折并不少见,由于骨折线通过关节,造成关节面不平整,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则〔1-3〕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关节活动。此类手术技术要求高,且有较多的术后并发症;此外,小夹板对关节内骨折块控制作用较弱,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69.
背景:褪黑素主要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能够促进许旺细胞增殖并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目的:探究褪黑素对许旺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许旺细胞RSC96细胞株并鉴定;CCK-8检测褪黑素对许旺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小室,观察0,100 nmol/L,1μmol/L,10μmol/L褪黑素作用20 h对许旺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褪黑素受体1,2在许旺细胞上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褪黑素受体拮抗剂luzindole或典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IWR-1对褪黑素促进许旺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褪黑素对许旺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结论:①贴壁培养的RSC96细胞具有许旺细胞的典型形态,细胞呈纺锤状或三角形,细胞两极伸出细长的突起;许旺细胞标志物S-100免疫荧光染色阳性;②相较于空白对照组,1,10μmol/L褪黑素能够显著促进许旺细胞迁移,对其产生化学性吸引作用,其中1μmol/L褪黑素作用最显著;③许旺细胞主要表达褪黑素受体1;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和单纯褪黑素处理组比较,luzindole和褪黑素共同干预组迁移的细胞数无显著性改变,而IWR-1和褪黑素共同干预组许旺细胞迁移的细胞数显著低于单纯褪黑素处理组(P<0.05);④q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相较于空白对照组,褪黑素组许旺细胞中P-Lrp6,LEF-1和细胞核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⑤单纯褪黑素组和IWR-1+褪黑素组许旺细胞中LEF-1和核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IWR-1组(P<0.05),表明褪黑素在一定程度上拮抗IWR-1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作用;⑥上述数据证实,褪黑素能够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许旺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70.
背景:传统的结构性天然骨脱细胞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目的:用新的理化方法对结构性骨块进行脱细胞处理制作新型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并检测其理化性能。 方法:以股骨头负重区结构性骨块为原料,高压水枪冲洗,继而利用Triton-100、脱氧胆酸钠等进行脱细胞等理化处理,制备新型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并对支架进行大体、组织学、扫描电镜、Micro-CT观察、生物力学等相关检测。 结果与结论:新型脱细胞骨基质材料保留了骨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脱细胞彻底,扫描电镜及Micro-CT观察显示支架具备三维多孔网状结构系统,具有天然骨的孔径和孔隙率;生物力学测试脱细胞组支架的弹性模量为(552.56±58.92) MPa,强度为(11.34±3.49) MPa,与新鲜骨的弹性模量及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