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近年来,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并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已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耐药机制包括染色体基因突变、外膜孔蛋白改变、药物主动外排系统表达亢进和产生灭活酶等。细菌耐药基因通过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整合型噬菌体、整合子的水平传递等发生传递。现就整合子、插入序列、插入序列共同区域在细菌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2.
凝血及纤溶指标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王毅  白雪  杨雅琼 《天津医药》2007,35(2):133-134
创伤后出血、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肢体血流的再灌注障碍及血液的高凝状态,都是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高危因素。创伤后DVT的发病率国外统计为35%~65%,国内报道为28%。因此,研究创伤后血栓前状态实验室指标,筛选出早期诊断DVT的特异性指标是对DVT早期干预,减少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前提。笔者检测了创伤患者部分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并采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f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所检测的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3.
白雪  杨军  王毅  帅真 《上海医学》2007,30(2):140-141
关节置换患者主要的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50%~70%,病死率为0.10%~0.38%。由于DVT可导致严重的肺栓塞.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50%的DVT。患者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故仅凭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较困难;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但具有创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样品体积分数(SVF)在高酶活力血清测定中的影响。方法:在反应总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SVF,观察对酶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SVF的改变对CK影响最大,AST和LD次之。结论:选择适当的SVP在酶活性测定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5.
盛莉  王毅  王学民  于顺禄 《河北医学》2004,10(4):380-38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逐年上升。作为中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因此它的早期诊断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以免疫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并免疫新西兰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为进一步建立ELISA检测体系做准备。方法购买rhEPO,用淋巴结内注射法制备多克隆抗体,EPO抗体与葡聚糖凝胶偶联,制成抗体亲和层析柱,以rhEPO作为抗原上样纯化。抗体先盐析粗提纯再过SPA亲和层析柱纯化。用高碘酸钠法制备酶标抗体。结果亲和层析纯化的抗原、抗体纯度较高,蛋白质含量测定分别为0.560、.41 mg/ml;酶结合率为0.578。结论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rhEPO,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及酶标记抗体的纯度好,可以满足下一步组建试剂盒的需求。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联合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69例影像学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PCT,使用全自动凝血仪进行D-D检测。结果 试验组患者PCT和D-D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D-D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PCT和D-D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D-D联合检出率(100%)明显高于PCT(82.6%)和D-D(88.4%)的单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D-D联合诊断骨质疏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评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及胃肠外科于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收住院的67例经诊断符合SIRS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体检人员4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MCP-1浓度并比较其差异。将病例组按是否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分为MODS组(n=26)和非MODS组(n=41),比较血清MCP-1浓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血清MCP-1对SIRS伴MODS的诊断效能。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15)和非脓毒症组(n=52),比较两组间血清MCP-1浓度。 结果 SIRS患者血清MCP-1中位水平为180.2(90.9~407.4)pg/mL,对照组血清中位水平为53.4(40.2~83.7)pg/mL(P<0.001)。SIRS患者中MODS组血清MCP-1中位水平为426.2(150.1~733.6)pg/mL,非MODS组血清MCP-1中位水平为135.0(55.6~236.1)pg/mL(P<0.001),以血清MCP-1为变量对SIRS伴MODS诊断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血清MCP-1临界值为176.0 pg/mL,敏感度为76.9%,特异性为65.9%。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血清MC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 结论 SIRS患者血清MCP-1检测对MODS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但不能作为SIRS进展为脓毒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0.
降钙素原的生化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近年来逐渐被用于鉴别严重细菌感染和继发于系统炎症的并发症。本文简要介绍了PCT的生化特点及其在临床的应用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