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补肾中药对去势后大鼠雌激素受体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去势后大鼠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去势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作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每日给予补肾中药灌胃。16周后检测血脂水平,主动脉、垂体和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的表达以及雌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力。结果:补肾中药可提高主动脉、垂体和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的表达,并提高主动脉和下丘脑组织雌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力。结论:补肾中药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而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起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2.
左归丸对老年大鼠大脑皮质8-羟基脱氧鸟苷酸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龄大鼠大脑皮质基因组DNA中 8 羟基 2′ 脱氧鸟苷 (8 OH dG)变化规律和左归丸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 2 4月龄自然衰老实验模型 ,随机分为老年组 (生理盐水灌胃 )和治疗组 (左归丸灌胃 ) ,处理 3个月 ;以 3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组。取大脑皮质 ,抽提DNA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8 OH dG水平。结果 老龄大鼠大脑皮质基因组DNA 8 OH dG水平比青年对照组明显升高 ,左归丸组低于老年组 (P <0 .0 5)。结论 8 OH dG在大脑皮质老化过程中上调 ,左归丸对新皮质区基因组DNA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3.
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同病异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曲解:过分强调患者个体间的差异,而忽略同一疾病患者的基本病变,弱化对患者共性改变的辨证和治疗。“同病类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则将“同病异证”和辨证“微观化”紧密结合,通过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来挖掘中医的核心病机;对基本病变的分析来辨析中医的主证;以“方证相应”理论来确立主方,指导主证的治疗;同一疾病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则可辨为共同主证下的“类证”,并以主方为基础加减组成不同的“类方”治疗。“同病类证”较好地揭示了病和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发展了“同病异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64.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进行清热利湿中药方剂(Chinesetraditionaldrugs,CTD)联合糖皮质激素(corticosteroids,CS)和单用CS治疗天疱疮的临床对照研究,以及CTD治疗天疱疮作用机制的实验室研究。方法:选取年龄、皮损数量、病程、天疱疮抗体滴度及血清白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相当的急性发病期天疱疮患者40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两组,一组以清热利湿方剂“天疱疮Ⅰ号”联合CS治疗,另一组单用CS治疗,比较两组在皮损愈合时间、皮损控制时的CS用量、抗体滴度、细胞因子水平等方面有无差别。同时建立天疱疮体外器官培养模型,将不同浓度的氢化可的松(HC)加入此模型中,观察抑制棘层细胞松解所需的HC用量;将按无毒限量稀释的“天疱疮Ⅰ号”与HC同时加入此模型中,观察“天疱疮Ⅰ号”有无抑制棘层细胞松解的作用。结果:“天疱疮Ⅰ号”联合CS治疗组与CS单独治疗组相比,皮损愈合时间缩短,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用量显著减少(P<0.05);抗体滴度下降没有差异(P>0.05);IFN-γ下降幅度明显增加(P<0.05)。天疱疮器官培养模型中,抑制棘层细胞松解所需的HC用量为1×10-3mol/L;但加入1∶100的“天疱疮Ⅰ号”后,0.5×10-3mol/LHC即可基本抑制棘层细胞松解。结论:“天疱疮Ⅰ号”在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65.
淫羊藿苷是补肾要药淫羊藿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神经元损伤、促神经突触生长、促成骨、抗炎症、抗肿瘤、提高性功能和抗抑郁等作用。为了解淫羊藿苷发挥药理效应的分子机制,本文检索了1995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1日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题目中含“icariin”的文献共122篇,发现淫羊藿苷可通过影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作为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和核受体调节剂发挥作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研究淫羊藿苷分子机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发生的炎症细胞因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 30只出生7日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CP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应用一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缺氧的方法构建CP大鼠模型,即幼鼠结扎右颈总动脉结合体积分数为0.08的O2与体积分数为0.92的N2缺氧环境的方法制作幼鼠CP模型.对照组仅切开幼鼠颈部皮肤后缝合皮肤伤口,未置于缺氧环境.幼鼠CP模型构建术后3 w,采用足印步态重复间距试验、平衡木试验检测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行为学评价;取鼠脑组织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以行为学评价和病理检测结果鉴定CP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分别取成功构建的CP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脑白质和脑皮层组织,应用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芯片进行基因表达检测,绘制基因表达谱,筛选有表达差异的基因.结果 应用一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缺氧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CP模型;与对照组相比,CP模型组脑白质和脑皮层组织中表达上调的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分别有10个和8个(P<0.05),表达下调的抗炎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分别有3个和2个(P<0.05).结论 CP大鼠脑白质和脑皮层存在促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抗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下调,从而导致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和促抗炎性反应体系平衡失调,这可能是CP发生中出现高促炎性反应状态的原因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新疆种植地锦草药材中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显色,分光光度法在760nm处测定。结果 10批地锦草药材中鞣质的含量为0.151%0.249%。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可以作为地锦草中鞣质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8.
p16基因与细胞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的G1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p16基因是细胞衰老的关键效应物,是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它通过p16-cyclinD/CDK-RB途径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寿命和端粒(细胞的生物钟)长度,而非激活端粒酶起作用。本文就p16基因的结构、功能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同病类证的提出,对于如何发展中医辨病论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总是强调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忽视了辨病论治,事实上张仲景的"方证相应"理论就蕴含"辨病论治"思想的萌芽.辨病论治是辨证论治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扩展和延伸,是扩大中医药影响,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途径.复方丹参滴丸能在美国FDA顺利通过二期临床试验,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将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作为适应症,与国际惯例和现代医学实行了接轨.我们需要在进一步发扬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丰富中医辨病论治的实践,这些取决于我们能否突破常规,为这一创新思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70.
中药止哮平喘方抗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药止哮平喘方(主要由法半夏、瓜蒌皮、薤白、白芍、柴胡、黄芩、麻黄、枳壳、射干、甘草等中药组成)对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复制卵蛋白致敏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及肺的病理学改变;测量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D_4~+、CD_8~+T细胞的含量。[结果]病理研究显示哮喘模型组豚鼠气道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EOS)和淋巴细胞为主。哮喘模型组全血及BALF中炎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炎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哮喘模型组CD_4~+T细胞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CD_4~+ T细胞均有下降(与哮喘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中药止哮平喘方能降低气道及外用血炎性细胞的数量,具有抗气道炎症的作用;降低CD_4~+细胞数量,相对增加CD_8~+ T细胞,使CD_4~+/CD_8~+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起到调节其紊乱的免疫功能状态的作用,这可能是止哮平喘方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