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妇癌术后阴道引流的观察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振国  文英  杜云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44-1045
目的探讨阴道引流对妇癌术后盆、腹腔异常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16 9例妇癌根治术后阴道引流情况。结果术后严重出血 2例 (出血 >5 0 0ml/2 4h) ,尿漏 3例 ,肠坏死并肠漏 1例 ,形成淋巴囊肿 18例 (12 .3% ) ,其中第 3个 2 4小时引流总量 <30ml、30~ 5 0ml、>5 0ml时拔管患者中 ,形成淋巴囊肿分别为 6例 (7.0 % )、5例 (16 .7% )、7例 (2 3.3% ) ,经 χ2 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阴道引流的安放能及时发现盆、腹腔异常情况 ,是早期预防和发现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2.
93.
脑梗死患者是神经科医生接触比较多的患者,目前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该病也是神经科治疗比较棘手的疾病。对早期脑梗死患者主动积极的治疗有可能挽救生命或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神经功能。对于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选择一直困扰着各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有广泛而强大药理作用的法舒地尔常用来治疗脑梗死,本药是一种细胞内的钙离子拮抗剂,是近年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比较新的药物,静脉内给药可改善患者脑组织的微循环,其改善脑循环机理与溶栓治疗机理不同,它还有促进受损大脑的神经组织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普济消毒饮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普济消毒饮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结果 普济消毒饮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结论 用普济消毒饮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5.
患者女,53岁.腹痛、恶心、呕吐1年,加重伴发现腹部肿物、腹泻半个月.曾在当地行抗感染、对症治疗无好转,于2008年4月25日入本院.体检: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见一局限性隆起.右下腹脐旁触及一肿物10 cm×7 cm,质硬,欠光滑,活动度尚可,压痛(+),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96.
背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内皮细胞增生及凋亡有关。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先采用红花黄色素进行干预,随后采用溶血卵磷脂体外诱导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设置对照组。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溶血卵磷脂干预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减弱(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一氧化氮浓度降低(P〈0.01),而经红花黄色素干预后上述现象均可被逆转(P〈0.05)。结果证实,红花黄色素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增加一氧化氮浓度对溶血卵磷脂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与多种胃部疾病有密切关系,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该菌分泌的空泡毒素Va认在其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幽门螺杆菌菌株的VaeA存在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不同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不同地区的基因型分布亦不同。研究该菌V以基因(t础)及其产物,以及不同基因型与疾病的关系,对于进一步阐明幽门螺杆菌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双镜联合治疗后尿道闭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7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们对后尿道闭锁患者采用腔内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6例 ,均为男性。年龄 2 1~ 5 6岁 ,平均 38岁。病程 6个月~ 15年。骨盆骨折引起者 5例 ,骑跨伤后引起者 1例。 1例闭锁段 <1cm ,2例 1~ 2cm ,2例 2~ 3cm ,1例 >m。均经膀胱造瘘排尿。手术器械 :对Olympus被动式电切镜操作部件加以改造 ,将手柄钻通和金属部件相通 ,安装超长穿刺针。可在窥视下对任何腔内组织进行任何方向和深度的穿刺。本器械与Dettmars内切开镜有相似之处。其他器械是Olympus电切镜和软性膀胱镜、刀形…  相似文献   
99.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又叫生殖器疣,是由病毒引起的。在性生活比较活跃的年轻人中多见。近年来,人们还发现本病与生殖器癌肿有密切的关系。尖锐湿疣主要是通过性交方式传播的。凡是与患尖锐湿疣的人发生性关系接触者,约2/3的人可传染上本病,所以尖锐湿疣一般多见于性关系比较随便或混乱的人群中。  相似文献   
100.
背景: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研究表明,变异的tau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产生老年斑的关键;人突触核蛋白(Syn)是参与形成帕金森病患者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成分。目的:总结近年来微管相关作用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tubulin;Alzheimer Disease;Parkinson Disease;Neurodegeneration:微管蛋白;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为检索词,检索1975年3月至2014年3月Pub Med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纳入微管结构与功能、微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微管蛋白相关物质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的文献26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在细胞中起重要的细胞骨架作用。在神经系统,微管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维持胞体和突起间营养转运的基础。已证实微管蛋白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蛋白密切相关。tau蛋白异常聚积导致的轴突转运障碍不仅影响神经元的形态,而且影响其功能。Syn可以促进生长初期原代培养神经元轴突内微管的组装。当细胞受到不良刺激时,发生微管相关物质的不良代谢,导致微管系统产生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障碍,胞内物质异常堆积,并通过一系列目前尚待阐明的调控机制使细胞逃逸凋亡,从而进入退行性变性。目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多以替代法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