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11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6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治疗与生长因子缓释方法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效果。[方法]于兔双侧桡骨中段造成1.5cm骨缺损,采用4种方法修复:A组植入转基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与PLA/PCL(聚乳酸/聚己内酯)支架的复合物;B组植入单纯MSCs与含重组BMP-2的PLA/PCL缓释载体的复合物;C组植入单纯MSCs与PLA/PCL复合物;D组植入单纯PLA/PCL。术后4、8、12周行X线、组织学、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等检测,[结果]A组体内植入4周后,成骨细胞和间质细胞呈BMP-2强阳性表达;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12周时骨缺损完全修复、C组成骨能力较弱,而D组则无新骨形成,残留骨缺损。[结论]BMP-2基因治疗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h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2,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a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种植去抗原牛松质骨(bovine cancellous bone,BCB)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BMP-2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检测分析基因转染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BCB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转染后,BMSCs表达BMP-2,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伸展良好。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BMP-2基因可导入细胞且稳定表达基因产物促进自身增殖分化,转染后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贴附生长良好,为进一步应用携带BMP-2基因的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3.
导航辅助下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导航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科技,外科导航系统尤其是脊柱外科导航系统给骨科医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使手术更加准确,更加容易.本文就导航系统发展历史,原理,及其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方面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功能与临床意义。 方法 10侧成人踝关节标本解剖观测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起止、走行和比邻,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 10侧标本中,有7侧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束结构,占70%,在此结构中,两束宽度之和大于单束结构的韧带的宽度。双束呈类“人”字形走行,两个束支在足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呈不同的状态,当足跖屈时,下束松弛,上束绷紧;背屈位时则反之。踝间后韧带起自外踝腓骨尖后下缘向内侧走行,大体分为3束,分别止于胫骨后下缘、胫后肌腱腱鞘、距骨后结节及其内侧,此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防止距骨后脱位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距腓前韧带的双束结构能加强其强度,踝间后韧带的生物力学及其参与踝后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抗肿瘤重组腺病毒Ad-HT对肝癌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和作用方式。方法:运用噻唑兰法检测重组腺病毒Ad-HT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AO/EB染色法、DAPI染色法、Annexin V检测、Caspase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和活性氧检测等多种方法分析Ad-HT对BEL-7402细胞抑制作用的方式和途径;构建C57BL/6小鼠荷H22肿瘤模型,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通过非放射性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检测NK活性、CTL活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IL-2、IL-4、IL-10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探讨Ad-HT对体内实体肿瘤的抑制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Ad-HT能够抑制BEL-7402细胞生长,且其作用具有一定时效和剂效关系趋势;Ad-HT感染导致BEL-7402细胞磷脂膜外翻、细胞核皱缩、细胞膜通透性增加、Caspase酶活性增强、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活性氧水平升高;Ad-HT实验组模型动物平均期在30天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Ad-HT具有增强NK和CTL活性,上调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功能。结论:Ad-HT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BEL-7402肿瘤细胞增殖,而这种抑制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另外,Ad-HT能够有效延长模型动物平均生存期,活化免疫功能细胞,并使免疫趋向Th1优势。  相似文献   
96.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由瑞典Brattstrom教授于1964年首先提出,国内外学者在历经20年的研究后,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成熟,学者们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又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尚有部分医生对该疾病的理解常与膝关节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本文旨在对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进行单独的讨论,并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氯甲基苯甲酰胺(CM-Dil)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标记及其在烧伤大鼠模型肠组织内的示踪能力。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BMS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维甲酸(RA)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表面标志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的表达。4、6和8 mg•L-1 CM-Dil标记BMSCs,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M-Dil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标记率。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制备烧伤大鼠模型,经球后静脉注射1×107个CM-Dil标记的BMSCs。大鼠烧伤2周及6个月后取肠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在大鼠肠组织内的定植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BMSCs 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euN和MAP-2。CCK-8法结果表明,8 mg•L -1 CM-Dil组细胞毒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和6 mg•L-1 CM-D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mg•L-1 CM-Dil标记BMSCs对细胞无毒性,标记率达93.9%,细胞形态无改变。冰冻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M-Dil标记的BMSCs在大鼠烧伤后2周及6个月的肠组织内定植。结论:CM-Dil可以体外标记BMSCs,可以用于BMSCs在烧伤大鼠模型肠组织组织内的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98.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显著,老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数量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髋关节置换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和复杂,如老龄患者身体状况,骨质的条件,假体的选择都不同于年轻患者.Khuri等[1]调查发现,约20%的老龄患者在行髋关节手术后至少出现一项并发症,3%左右的老龄患者在手术后30 d内死亡.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11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0岁以上老龄患者,进行系统随访,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反应机制.方法 检测51例老年患者(≥60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标本的TRAP阳性细胞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因子(VEGF)、纤维生成因子-2(FGF-2)表达的分布.结果 耐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全部股骨头坏死修复区的过渡带, 并随着放射学分期的进展,沿着修复区的过渡带向中心分布.HIF-1α表达在靠近坏死区的纤维坏死带和过渡带的内皮细胞;VEGF表达在修复区的水肿带;FGF-2则表达在整个修复区的血管壁和骨髓细胞.结论 在晚期股骨头坏死的坏死区无HIF-1α、VEGF、 FGF-2的表达,而参与修复区的血管生成反应;TRAP阳性细胞则出现在骨塌陷后的新生骨周围,并沿着新生血管向中心分布.  相似文献   
100.
锁骨骨折在临床较为多见.锁骨位置表浅易发生骨折,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易造成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单侧锁骨骨折易见,双侧锁骨骨折临床报道不多.笔者于门诊发现不典型双侧锁骨骨折1例,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1岁,因车祸外伤致双肩疼痛,活动受限就诊.查体:双肩略肿胀,右锁骨远端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左锁骨远端轻度压痛,未触及明显骨擦感.双肩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双肩正位片(图1A)示:右侧锁骨远端骨质不连续,左侧锁骨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右侧锁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