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脊柱-骨盆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伴有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脊柱综合征患者22例(26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12例,女10例;年龄45~76岁,平均58.4岁;病程1.5~25年,平均12.8年。术前及术后常规拍摄骨盆正位、双下肢全长片、站立位胸腰椎及骨盆拼接片,测量其置换前后脊柱-骨盆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参数,术前及术后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Harris评分。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21~52(32±8)个月,末次随访未见感染、假体下沉、松动、假体脱位等情况。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矢状面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较置换前均明显减小(P<0.05),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较置换前明显增大(P<0.05);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骨盆倾斜、脊柱侧弯(冠状位)均明显下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部的VAS评分、髋关节的VAS评分、腰部的ODI评分均明显下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上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脊柱综合征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脊柱骨盆的冠状面及史状面平衡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中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髁部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84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 8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6年。根据Sanders et al评分标准:优45例,良30例,差9例,优良率89.5%。骨折11~18个月均骨性愈合。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该术式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窗法复位植骨内固定和单纯行前柱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合并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收治合并有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的髋臼前柱骨折52例,其中24例采用开窗法整复关节面、植骨后再行前柱复位内固定治疗,男17例,女7例;年龄(35.2±6.4)岁;28例单纯行前柱复位内固定,男19例,女9例;年龄(36.4±4.8)岁。所有患者术后采用改良d'Aubigne Postel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比较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出现股神经损伤1例,术后2个月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52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51个月,平均31.5个月。根据改良d'AubignePostel功能评分,两组患者在疼痛、行走、关节活动范围、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窗法治疗组:优13例,良9例,可1例,差1例;单纯前柱复位组:优9例,良11例,可6例,差2例(u=0.613,P〈0.05)。结论:开窗法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合并臼顶区关节面压缩塌陷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且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通过对210例肱骨近端急性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及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根据Constant评分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年,患肩的Constant评分得到了明显改善,有64例发生了并发症,其中36个并发症与不正确的手术操作相关,在手术完成后即发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钉子从肱骨头穿出。结论手术方法正确,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益骨汤对去势大鼠骨组织中经典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探讨益骨汤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4只12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1只。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和益骨汤组大鼠进行去势手术以模拟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后,分别以10ml/kg双蒸水灌胃(正常组、模型组)、0.36mg/kg戊酸雌二醇水溶液灌胃及10ml/kg益骨汤灌胃, 1次/d。12周后,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BMP2经典信号通路BMP2、Smad1、Runx2、OSX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MP2经典信号通路BMP2、Smad1、Runx2、OS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①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益骨汤组大鼠的BMD升高(P<0.01)。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模型组比较,益骨汤组大鼠的BMP2、Smad1、Runx2、Noggin基因表达量升高(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益骨汤组大鼠的BMP2、Smad1、Runx2、OSX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④Western blot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益骨汤组大鼠的Smad1、Runx2、OSX蛋白含量升高(P<0.05)。结论 益骨汤可能通过激活BMP2经典信号通路及抑制Noggin的高表达,促进骨形成和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 1月至 2009年 3月, 采用该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患者 30 例, 男 22例, 女 8例;年龄 17~58岁, 平均 36岁。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 切除伤椎的一侧椎板、椎弓根及 关节突, 创建后外侧通道, 然后行椎体次全切, 椎间植入钛网或人工骨笼,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随访时进行 X线和 CT检查, 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伤椎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分级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28个月(18~48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 Cobb角及伤椎高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分级, 术前 2级 8例、3级 22例, 术后均为 0级;神经功能明显恢复, 术后 Frankel分级: A级 1例、B级 1例、C级 3例、D级 9例、E级 16 例。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且具备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优势, 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提供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改良垂直褥式缝合在跟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斌  朱忠  林列  徐国成  马毅 《中国骨伤》2010,23(4):318-319
<正>自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在跟骨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中应用改良的垂直褥式缝合法等软组织保护技巧,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坏死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7例(68足)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19~74岁,  相似文献   
18.
Mü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u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治疗13例膝关节后外侧损伤,7例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伴有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其中5例为陈旧损伤。先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采用髂胫束前侧约10mm宽腱束经胫骨骨隧道至后侧胭肌腱通道,与胭肌腱平行返回胭肌腱上止点,挤压螺钉固定重建胭肌腱。采用股二头肌腱前1/3腱束及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进行CPM锻炼及股四头肌锻炼,6-8周扶拐下地。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3个月,无屈伸活动障碍,外旋稳定性和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别。术后1年,有2例在屈膝30。位存在内翻I度松弛。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77~94分,平均86分。结论:Miiller法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临床操作简便,不受重建材料限制,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王斌  朱忠  徐国成  章文杰 《中国骨伤》2009,22(9):716-717
保肢手术中行瘤段切除后遗留的大段骨缺损,临床上常用骨水泥加内固定方式修复。2003年11月至2009年1月,采用自制骨水泥注入式管状骨塑形模具修复四肢长骨骨干大段骨缺损8例,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2月~2018年8月,我科采用胸锁钩钢板治疗17例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6~83岁。左侧10例,右侧7例。均为闭合骨折。骨折Edinburgh分型:ⅠB1型10例,ⅠB2型7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4 d。1. 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