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0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738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474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744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782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科学   921篇
综合类   2285篇
预防医学   426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372篇
  9篇
中国医学   260篇
肿瘤学   21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正>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脊柱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化脓性椎间盘炎、脊柱骨髓炎、椎间盘炎合并椎体骨髓炎以及硬膜外脓肿。有证据表明,近年来,化脓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正逐渐升高。化脓性脊柱炎好发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患者[1],儿童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十分罕见,因而容易漏诊误诊。本文回顾2017年9月6日我院收治1例10岁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对其误诊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新肌松药拮抗剂Org25969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去极化肌松药产生NMB及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拮抗机制乙酰胆碱必须要与受体的两个α蛋白亚基的结合部位结合才能打开离子通道,乙酰胆碱和肌松药与受体均是可逆动态结合,且两者竞争受体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乙酰胆碱极易为乙酰胆碱酯酶所分解,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只能保证与受体结合一次,当结合分离后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所分解。肌松药的消除不在神经肌肉接头,它们在该部存留时间较长,结合分离后可反复与受体结合,这种竞争不利于乙酰胆碱,以至非去极化肌松药阻滞了大部分受体,整合各分支电流的终板电流总量减少,电流形态没变但其幅度降低,导致终板电位达不到触发肌纤维动作电位阈值,不能引起肌纤维收缩。临床上肌松药拮抗剂均是抗胆碱酯酶药。当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乙酰胆碱存在时间延长,可反复参加与肌松药竞争受体,从而逆转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作用[1]。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应用提高了所有胆碱能神经突触乙酰胆碱水平,导致其他组织的M、N受体激动副作用。如:心律下降,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运用阿托品、胃长宁等M受体拮抗剂能减少不希望产生M胆碱受体激动效应。但是胆碱酯酶制剂也会产生其它不利影响,对某些患者胆碱酯酶被长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围术期合适的麻醉管理。方法术前α1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扩容等准备1~2周;术前30min给予东琅菪碱、安定,37例均采用硬膜外复合气管内全麻。硬膜外起效后开始全麻诱导插管,静注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胺,维持用异丙酚、芬太尼。术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硝普钠控制血压。术后48h硬膜外自控泵持续镇痛(PCEA)。分析嗜铬细胞患者手术前、中、后麻醉处理。结果术前准备充分,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后管理得当,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所用麻醉方法、围术期麻醉管理是安全的、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特别是以局部肿瘤细胞灭活为主的靶向治疗,已成为21世纪抗肿瘤治疗新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因急性呼吸衰竭而行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系统力学特征,评价呼吸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Bicore CP-100婴儿型呼吸力学监护仪对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3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同时监测动脉血气。结果 肺源性呼吸衰竭与呼吸泵性呼吸衰竭患儿呼吸力学参数两组上机时,差异有显著意义:Rrs(t=2.47,P<0.05),Crs(t=2.78,P<0.01),WOBp(t=11.03,P<0.01),OI(t=18.26,P<0.01);OI与Crs有明显相关性(r=-0.93),有直线回归关系(Y=34.09-42.61X,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上机时,呼吸力学参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下呼吸力学监测,可以反映新生儿肺部病情的动态变化,指导呼吸机治疗,判断预后,尤其对肺源性呼吸衰竭患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区分肺源性呼吸衰竭与呼吸泵衰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和芬太尼在鼻中隔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鼻中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和芬太尼组2组,记录2组患者术后0.5、1、2、4、6、8、12、16、20和24 h疼痛强度(PI),患者对镇痛效果评估,计算相应时间段镇痛药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术后6 h后各时间点PI观察氯诺昔康组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而术后0.5、1 h芬太尼组优于氯诺昔康组P<0.05。氯诺昔康组在4 h后用药量小于芬太尼组。患者对镇痛效果评估氯诺昔康组略优于芬太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诺昔康镇痛效果确切,且有一定消炎消肿作用,适用于鼻中隔手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合成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这5种细菌的特异DNA探针和细菌16SrRNA的通用探针,分别与生物素标记的细菌、病毒和真菌DNA杂交。杂交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100份痰液标本。结果所合成的DNA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其他细菌、病毒、真菌间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可检测出1 ng细菌DNA。杂交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结论所合成的DNA探针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79.
目的讨论血液透析内瘘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外科处理及预防。方法对血液透析内瘘术后3例U型人工血管造瘘感染并出血、2例腕部桡动静脉造瘘肢体缺血、3例腕部桡动静脉造瘘血栓形成并肱动脉瘤患者,分别施行人工血管拆除、动脉端端吻合;动静脉瘘口切除、桡动脉结扎;桡动脉吻合口切除取栓、动静脉端端吻合术。结果随访5~23个月,平均12月,8例患者均无复发,其中动脉内瘘重建3例,血管吻合通畅。结论血液透析内瘘术后血管并发症应早期处理,预防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发生及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并对临床针对性治疗ESBLs耐药菌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及用仪器法、双纸片协同试验法、标准纸片扩散确认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56株不动杆菌作ESBLs的检测,比较亚胺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产ESBLs抗菌作用。结果产ESBLs耐药株占全部菌株的20.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56.2%,洛菲不动杆菌占25.0%。溶血不动杆菌占12.5%,醋酸钙不动杆菌占6.3%。亚胺培南对产ESBLs耐药菌表现出最强抗菌作用。结论不动杆菌对抗生素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应注意不动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