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54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0篇
内科学   250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1248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68篇
中国医学   189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195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1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体外反搏前后局部脑血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末次发作后14~59(平均23±15)天作首次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10例31处局部脑血流减少区域,每例经36次体外反搏,相距38~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口服乙胺碘呋酮已普遍应用于心脏病的治疗。由于其排泄速度缓慢,部分通过泪腺排出体外,故常可发生眼部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笔者在临床上遇见10例,现报告如下。一、眼部色素沉着发生时间、部位和形状  相似文献   
53.
调查南京地区空气中孢粉,研究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对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我科于1986年4月1日至1987年3月31日曝片362张,共收集花粉16762粒。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一、调查方法1.空气中暴露涂抹软性白凡士林粘附剂的载物片(25mm×75mm),涂片要求均匀。2.将载物片放在标准的花粉取样器内(悬吊式),放在本院内科楼三楼平台上,在空气中暴露24小时。  相似文献   
54.
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浅析:(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训良  苗毅 《江苏医药》1993,19(7):373-375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实验模型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肺纤维化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和干扰素γ组(R组),每组各20只大鼠。于造模后3、7、14、28天分批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测定肺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IFN-γmRN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结果:M组、R组大鼠肺泡炎3、7、14、28天均较N组严重,7天时最重,R组14天时肺泡炎显著高于M组;M组、R组肺纤维化评分及肺羟脯氨酸含量14、28天均高于N组,于28天最重;R组肺组织IFN-γmRNA表达3、7、14、28天均显著高于M组;R组肺组织中TGF-βmRNA表达在3天显著高于M组(P〈0.05)。结论: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早期给予干扰素γ并不能减轻肺部炎症和肺纤维化,可能与其促进肺组织IFN-γ、TGF-β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颅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EHE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9岁,临床表现为左眼失明,肿瘤位于三脑室底,大小1.5 cm×1 cm×0.6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及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部分瘤细胞内含明显空泡,呈"印戒"状,内可见红细胞,间质胶原丰富,肿瘤局部侵犯周围脑组织。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CD34和vimentin均阳性;CKpan局灶阳性,S-100、EMA、PR、GFAP、CD68和TFE-3均阴性。结论颅内EHE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血管肿瘤,易误诊,应与转移癌、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及脊索样胶质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57.
IL-4对DC产生IL-12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白细胞介素 4 (IL 4 )对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产生白细胞介素 1 2 (IL 1 2 )p70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将小鼠骨髓细胞在含GM CSF和IL 4的培养液中培养 6d ,加入成熟诱导剂脂多糖 (LPS )或TNF α、CpG ODN继续培养 2d以获得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0和MHCII类分子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促进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ELISA法检测不同诱导剂诱导DC产生IL 1 2p70的能力 ,RT 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IL 1 2p35和p4 0mRNA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小鼠骨髓细胞在含GM CSF、IL 4和成熟诱导剂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可以获得成熟的DC ,成熟DC高表达CD80和MHCII类分子 ,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LPS、CpG ODN、TNF α、PolyI:C在促进DC成熟的同时能诱导DC产生有活性的IL 1 2 ,IL 4对IL 1 2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RT PCR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PS诱导IL 1 2产生以及IL 4对其的促进作用与IL 1 2p35基因的转录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8.
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 分离人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 并检测其功能.方法: RT-PCR技术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中Foxp3的mRNA表达;与CD8+ T细胞和CD4+ CD25- T细胞共同培养, 或加入外源性IL-2及IL- 4, 检测其抑制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 IL- 4和IL-10.结果: CD4+ CD25+ Treg细胞高表达Foxp3, 主要分泌IL-10, 能够抑制CD8+ T细胞和CD4+ CD25- T细胞的增殖, 高浓度IL-2能够阻断CD4+ CD25+ 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结论: CD4+ CD25+ Treg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 这种抑制作用能够被高浓度IL-2阻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基于《黄帝内经》心身疾病病因的整体选穴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AI)关节痛局部配穴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对乳腺癌康复期AI关节痛患者生命质量及局部关节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筛选使用唑来膦酸的乳腺癌AI患者23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针灸意愿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6),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常规镇痛,观察组在唑来膦酸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及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时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B)生命质量评分以及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SF)关节痛评分,同时评估针灸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以及8周时观察组FACT-B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4周时观察组BPI-SF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配穴调和心身与局部选穴缓急止痛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对乳腺癌康复期AI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局部关节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崔毓桂  张菁 《针刺研究》1990,15(2):123-125,122
<正>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异丙嗪(Promethazine),即非那根(phenargan),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在临床针刺麻醉中,普遍用为针麻的辅助药物,主要目的是镇静镇痛。但其确切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却未见研究报道。通过多年的研究,观察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