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5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742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7篇
  4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骨肉瘤LM8细胞株VEGF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处理LM8细胞,用RT-PCR法检测LM8细胞VEGF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化和ELISA法分别检测VEGF蛋白表达和分泌的水平。结果LM8细胞中均有VEGFmRNA转录,VEGF蛋白的表达和分泌;与对照组相比,唑来膦酸组(25μmol/L,50μmol/L)作用LM8细胞24h下调了VEGFmRNA转录,VEGF蛋白的表达和分泌,且对照组和各浓度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抑制骨肉瘤LM8细胞VEGF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992.
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特别是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好发于中青年,主要因为血管栓塞,骨内压增高,微循环破坏而导致骨坏死,其中以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具代表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率为15%~40%,如不经治疗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股骨头塌陷、骨性关节炎而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长时间地保存患者的股骨头。  相似文献   
993.
背景: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时常发生失分化,传代软骨细胞的失分化程度是确定软骨细胞体外扩增操作时间的重要依据,对组织工程修复软骨效果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不同接种密度下,软骨细胞合成糖胺多糖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7-01/05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5只,雌雄不拘.方法:无菌手术切取兔双膝关节软骨,采用0.4%Pronase酶和0.25 g/L 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待细胞融合时,换无血清培养液.于换液后12,24,36,48,60 h分别抽取上清液测量糖胺多糖质量浓度.传代2次,重复上述过程.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②传代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③P0,P1,P2代细胞上清液糖胺多糖质量浓度的差异.结果:P2代以内,软骨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P2代细胞内空泡状颗粒增多.传代后,细胞融合时间缩短,但是上清液糖胺多糖质量浓度随传代逐渐下降(P<0.001),且P0,P1,P2代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换液60 h后,P1代软骨细胞糖胺多糖质量浓度较P0代下降24%,P2代较P0代下降74%.换液后时间越长,上清液糖胺多糖质量浓度越大(P<0.001).换液后时间与传代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时间越长,传代细胞与原代细胞上清液糖胺多糖质量浓度相差越大(P<0.001).结论:在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原代软骨细胞糖胺多糖合成能力最强,传代后很快大幅下降.细胞融合后连续检测上清液糖胺多糖质量浓度是研究软骨细胞分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背景:同种异体骨被广泛应用于脊柱侧凸后路手术,大量研究显示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髂骨移植可取得相近的临床效果.目的:观察不同种类骨移植材料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植骨融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对比分析,病例来自2000-01/2005-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行后路钉-棒系统矫形手术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自体骨移植组21例,同种异体骨移植组23例,自体骨混合同种异体骨移植组27例.同种异体骨为冻干同种异体松质骨,由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方法:3组骨移植融合手术方法保持一致,按脊柱侧凸类型及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原则进行植骨床准备及植骨.自体骨移植组植入修剪成火柴状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移植组植入经生理盐水浸泡30~40 min的冻干同种异体松质骨条;自体骨混合同种异体骨移植组植入髂骨碎块与经上述处理的冻干同种异体松质骨碎块.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术后第3,9,15,3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Cobb角丢失率及各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7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自体骨移植组半均融合节段7个,同种异体骨移植组平均融合节段7.6个,自体骨混合同种异体骨移植组平均融合节段8个.术后第9个月,自体骨移植组融合率高于其他2组(P<0.05);Cobb角丢失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3,15,36个月,植骨融合率、Cobb角丢失率3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螺钉及棒的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其中自体骨移植组发生取骨处疼痛3例,自体骨混合同种异体骨移植组发生取骨处疼痛1例.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自体骨混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对维持矫形可取得相近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脊髓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每组10只.Nystrom法制造大鼠脊髓(T10-11)中度压迫性损伤模型.利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监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6小时背部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及血管管径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以及血管管径均较稳定,无明显波动.损伤组大鼠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脊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提示进行性的"创伤后缺血",静脉回流受阻可能是引起创伤后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Stathmin 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LM8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Stathm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高水平表达,通过抑制其表达可以干扰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本研究构建并观察stathmin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转染LM8细胞系后对stathmin表达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stathmin干扰质粒pGenesil-1-Stathmin和通用对照质粒pGenesil-1-HK,以脂质体法将2个重组质粒分别转染骨肉瘤LM8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各组LM8细胞系stathmi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MTT(噻唑蓝)法比色分析检测细胞体外生长抑制率,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单个细胞体外增殖活力,细胞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特征并计算凋亡率,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周期变化,C3H小鼠移植瘤实验显示肿瘤细胞成瘤能力。结果:DNA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Genesil-1-Stathmin重组质粒。转染LM8细胞后,明显抑制stathmin基因表达;细胞体外生长抑制率显著增加;单个细胞体外增殖活力显著下降;细胞HE染色部分细胞呈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Hoechst染色显示细胞凋亡特征,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明显高于对照组;C3H小鼠移植瘤实验显示特异转染组致瘤率下降,肿瘤生长减缓。结论:成功构建的靶向干扰质粒pGenesil-1-Stathmin能有效抑制stathmin基因在骨肉瘤LM8细胞的表达并影响其相关生物学行为,其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与生长,为stathmin基因应用于骨肉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骨巨细胞瘤中MMP-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亮  杨述华  吴翠环 《江苏医药》2005,31(2):87-89,F00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血管新生、肿瘤增殖、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骨巨细胞瘤标本MMP- 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形成及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 骨巨细胞瘤中 MMP- 2 的阳性表达率为 60 .98%。MMP -2表达强度与微血管密度(MVD)值显著相关(P<0 .05),不同 MMP 2 表达组的复发率、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 -2表达及手术方式对复发有显著影响(P<0 .05)。结论 MMP -2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血管生成、转移及复发有关,可作为判定骨巨细胞瘤转移及复发潜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8.
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特别是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好发于中青年,主要因为血管栓塞,骨内压增高,微循环破坏而导致骨坏死,其中以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具代表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率为15%~40%,如不经治疗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股骨头塌陷、骨性关节炎而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999.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results of anterior approach of treating adolescent idiopathic lumbar and thoracic scoliosis with short-segment instrumentation. Methods Sixty-two cases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lumbar and thoracic scoliosis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 2002 to Dec 200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re were 39 cases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lumbar scoliosis with Cobb angle from 45° to 75° (average 53.6°) and 23 cases of that with Cobb angle from 43° to 72° (average 51.7°). Detailed clinical and imaging assessment of each case were carried out. Lung func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vital capacity. Balloon blowing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for those with lung function less than 50% of normal The fixed segments and the scope of integration were prepared with preoperative imaging information.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on. The average correction rate for each group was 84.1% and 84.7% respectively. Th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one spontaneous hemothorax,8 sympathetic trunk injury, one flatback deformity. Conclusions The anterior correction of scoliosis with short-segment instrumentation has minimal perioperative and long-term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00.
将同一规格的自制可吸收羟基磷灰石 /聚DL 乳酸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置于缓冲液、肌肉和骨组织中 ,进行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 ,评价材料在不同植入部位的降解过程及细胞反应。结果 :材料在体外降解最慢 ,肌肉内居中 ,骨内最快 ,骨组织内细胞反应更严重。早期材料表层与内层降解速度不一致 ,出现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在三种环境下均可出现 ,只是形态改变程度不一。最后 ,体外降解时形成空心壳状结构 ;骨内植入时大量降解物不能及时清除 ,在壳外堆积 ,迫使壳层塌陷内移 ,自催化作用更强 ;肌肉内植入时后期残留降解慢的高结晶度颗粒。结论 :材料在不同植入部位降解速度和降解机制不同。这对揭示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制及其与生物相容性的关系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