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周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077-2077
本文对儿童孟氏骨折漏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岁.因跑步时不慎跌倒,以右手撑地,致右肘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即刻于附近诊所就诊,未摄片,予右肘部"复位",未予固定,后患者仍觉右肘部疼痛明显,不能活动,伤后约2 h至我院急诊骨科就诊.查体:右肘部肿胀,无淤血、瘀斑,无明显畸形,右肘主动活动范围30-20-0,不能主动内、外旋,压痛区域以肘内、外侧及前方较明显,伸直及屈肘90°时肘后三角变化正常,未闻及骨擦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预防及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5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临床资料,观察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采取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严密监测的效果。结果 152例患者,只有术后11例老年患者出现并发精神障碍,且经过我们细心护理,患者5~7 d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状。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减少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超时限腘动脉损伤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超时限腘动脉损伤患者的诊疗方法及诊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腘动脉损伤依临床体征作出的初步诊断准确率达92.3%。电刺激肌组织有收缩反应者保肢成功率为88.9%,术后1 a的优良率为75%。结论腘动脉损伤后超过最佳救治时间的情况较为多见。为节约时间,依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后即应进行急诊切开探查术。术中电刺激肌组织有无收缩反应可作为保肢与截肢的依据。保肢手术的原则是快速简单固定、动脉尽快通血、常规四筋膜间室减压、有静脉损伤者同期修复。  相似文献   
14.
背景:根据神经再生的特点,作为再生支架的许旺细胞完整性十分重要,因此神经的深低温保存最重要的是保存许旺细胞的结构和活性。 目的:使用不同方法复温深低温保存的兔肢体,通过对比其神经组织的微观形态学变化,得到一种对深低温保存复合组织中的神经组织损伤较小的复温方法。 方法:取40个新西兰大白兔后肢,随机分为空白组、快速复温组、慢速复温组、对照组。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给予保护剂灌注,快速复温组、慢速复温组给予保护剂灌注后采用梯度化降温处理并保存于液氮中72 h,而后慢速复温组采用梯度化复温断肢,快速复温组将断肢直接放入37 ℃水浴中快速复温。复温后的各组肢体切取胫神经,采用光镜、电镜、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通过光镜、电镜、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比,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快速复温组、慢速复温组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纤维断裂,轴突破坏以及线粒体肿胀,与空白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快速复温组与慢速复温组比较,快速复温组显著优于慢速复温组。结果说明,深低温保存的兔断肢,快速复温方法对复合组织中的神经组织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99例玉树地震灾区后送伤员的伤情特点、救治过程、治疗效果,总结地震伤员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为今后从容应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为我军做好非军事化斗争卫勤工作准备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黄色瘤病1例     
患者,男,22岁,未婚,因全身多处结节肿块2年余入院。2年前无任何诱因,发现右肘部,手指关节皮下肿块,无疼痛,曾予“风湿”治疗无效,皮下肿块逐渐增大,增多,无破溃及任何症状,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图1~2)。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无特殊阳性体征,双手指间关节,肘关节,跟腱,臀部多个结节肿块,直径从0.5cm至4.5cm,大小不等,尤以左肘关节后侧肿块似鸡蛋大小,皮下肿块可为扁平或高起的圆形成簇淡黄或橘黄色,周围偶有红晕,质中等,无明显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肿块无红,丘疹,皮温正常,各关节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折端微动时应力对骨痂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扭转强度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微动组与固定组,利用万能材料实验机检测两组动物骨折端骨痂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扭转刚度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4d、21d、56d时固定组、微动组弯曲刚度差异无显著性;28d、42d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术后14d、21d时固定组、微动组扭转刚度差异无显著性;28d、42d、56d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术后28d、42d、56d时固定组、微动组扭转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厌氧链球菌存在口腔、肠道和阴道里,不耐热(55~60℃下30min即可杀死),易被各种常用消毒药杀灭,在痰、渗出物及动物排泄物中可生存数周,在尘埃中无日光照射时可生存数日,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或出现某种诱因时,极易被感染。我院骨科于2008年10月收治1例大腿厌氧链球菌感染性肌炎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和严格消毒隔离,患者伤口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骨折端微动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骨折端微动时轴向应力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微动组与固定组,利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两组动物骨折端BMP-2蛋白及mRNA表达的不同。结果 BMP-2蛋白及mRNA表达于间质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骨细胞及骨基质。在骨折愈合过程早期高度表达,峰值位于骨折后14d,其后表达水平降低。BMP-2蛋白及mRNA染色阳性指数术后14、21、28d微动组大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端微动时BMP- 2蛋白及mRNA表达在特定时间增强。  相似文献   
20.
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锁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测定股骨交锁髓内钉锁钉的生物力学变化 ,分析易发生疲劳断裂的锁钉位点。方法 :取成人全长新鲜股骨标本 6例 ,远端用牙托粉包埋固定 ,安装交锁髓内钉与锁钉 ,于MTS试验机轴向加载 0~ 1 0 0 0N ,速度为 50N/s。每 1标本模拟 6个状态 :a正常股骨 ;b骨折愈合 ;c稳定骨折 ;d稳定骨折、远端1枚锁钉固定 ;e不稳定骨折 ;f不稳定骨折、远端 1枚锁钉固定。结果 :各种状态下近端锁钉间应变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近、远端锁钉之间应变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远端锁钉间应变除a及c外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远端仅 1枚锁钉固定时应变增大 ,第 3枚锁钉在所有状态间应变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骨折线远端的锁钉易发生断裂 ,尤其是靠近骨折线者 ;尽量以 2枚锁钉固定远端并远离骨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