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1.
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骨表面种植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组织学观察方法,比较单纯羟基磷灰石与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在兔颅骨骨皮质表面的种植情况。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有极高的成骨率,成骨现象十分活跃,可达种植材料全层,材料与骨皮质之间的界面为骨性连接。而单纯羟基磷灰石成骨率低,成骨范围局限,这种成骨可能是手术创伤所致,材料与骨皮质之间的界面多为纤维结缔组织。我们认为,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是较理想的骨皮质表面种植材料,而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不适宜作为骨皮质表面的种植材料,特别不适宜用作牙槽嵴再造。  相似文献   
52.
潘靖  张凡  吕艳伟  李静  邝捷 《中国医药》2012,7(8):1033-1035
目的 从瘢痕疙瘩患者治疗前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推断激素封闭治疗的效果,进一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1年1—3月于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46例,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均采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封闭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每位患者选取≤2 cm2瘢痕面积作为观察面积.在患者初诊时按VSS评分方法记录患者的总分及各分项分数.予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局部封闭治疗,每4周注射1次,最多注射4次,每次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总分及各分项分数.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有效2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9% (28/46).疗效与治疗前VSS总分、厚度评分、血管分布评分及柔软度评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Z=2.008、1.537、1.550、1.471,P=0.001、0.018、0.016、0.026),而与治疗前色泽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Z =0.236,P=1.000).通过对选定的治疗前各项指标的界值点进行ROC检验发现,当VSS总分为12,或厚度评分、血管分布评分及柔软度评分的总和为9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15.结论 在推断激素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时以VSS总分作为标准较以各分项评分作为标准更准确,治疗前瘢痕疙瘩VSS总评分≥12,或厚度评分、血管分布评分及柔软度评分的总和≥9时选用激素封闭治疗效果不好,需选用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3.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疼的主要原因[1].人类椎间盘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以退变为特征的变化[2、3].椎间盘退变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由于很难获得人椎间盘样品,特别是"正常人"的椎间盘组织,很多研究只能使用实验动物的椎间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大鼠、小鼠、沙鼠、家兔、犬、羊、猪、山羊和猴.由于上述实验动物都是四足动物,而人是直立行走动物;此外不同动物种属的椎间盘都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生化特点[4],因此充分了解实验动物之间、实验动物与人之间椎间盘的差异,是正确选用实验动物以达到研究目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54.
背景:妊娠高血压不仅是孕妇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可能会增加子代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对子代儿童期血压的影响。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使用2014~2016年在重庆地区已建立的6~12岁儿童队列,根据基线调查时对队列人群进行的问卷调查,将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的6~12岁儿童定义为暴露组,以1∶4比例匹配(性别、年龄和BMI)母亲无妊娠高血压的儿童为非暴露组。体格检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护士完成,血压和心率测量工具为欧姆龙(HEM7051)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血压同日重复测量3~5次,取3次最相近的计算平均值,若血压超出正常范围,2~4周后重新测量,2次血压值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判断为高血压,分年龄别、性别别与身高别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取P90~<P95为高血压前期,≥P95为高血压。 主要结局指标:妊娠期高血压对子代儿童期高血压风险比值比(OR)。 结果:共纳入1 630例儿童,平均年龄(9.1±1.7)岁,其中暴露组326例,非暴露组1 304例。暴露组收缩压[(105.1±10.0 )vs(103.5±9.7 )]mmHg、舒张压[(64.2±7.6 )vs (63.2±7.9) mmHg]均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8.5%和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6.9%和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家庭收入、母亲肥胖、母乳喂养、出生体重、现体重、心率和是否肥胖等因素后,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组儿童患高血压的相对风险增加66%(OR=1.66,95%CI:1.13~2.43)。 结论: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会增加子代儿童期血压升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55.
椎间盘退变是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DDD )的病理基础。组织工程技术着眼于利用生物学技术修复或者重建椎间盘生理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有望为DDD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种子细胞、细胞支架、细胞因子是椎间盘组织工程技术的三架马车,细胞支架为细胞生长、增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三维立体培养、可注射性细胞培养支架等为椎间盘组织工程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就椎间盘细胞培养的支架材料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6.
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对佝偻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检测佝偻病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尿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佝偻病患儿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THP/Cr)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组。相关分析显示尿THP/Cr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呈负相关,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呈正相关。提示:尿羟脯氨酸可作为佝偻病诊断指标,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7.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在体外可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巨噬样细胞发展。在形态上,核/质比例减少,核仁减少,细胞变得不规则并伸出伪足;在细胞化学方面,细胞对NBT还原能力增强,α萘酚醋酸酯酶和酸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的变化是:二倍体细胞明显增多,G_0+G_1期增加和S期减少。表明在1α,25(OH)_2D_3作用下,HL-60细胞向成熟分化,细胞DNA合成受抑制。  相似文献   
58.
作者用4只成年犬,将胫骨结节下移约0.5cm,克氏针固定,其可引起髌骨下移,造成髌股关节间关节面接触出现错格现象,接触面积减少和关节间作用力增加,使关节软骨受到机械性损害和营养障碍,出现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59.
人甲状旁腺激素(hPTH)是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肽,对调节钙、磷代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多使用针对限定抗原表位的抗体建立夹心法来测定人甲状旁腺激素(hPTH)分子。PTH结构简单,单独刺激机体不易产生抗体,只有与载体分子连接后才可得到较强的免疫应答效应。不同的连接方法对其特异及载体抗体的产生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0.
不同日照时间与血清25(OH)D水平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张辉,陈连元,薛延山西纺织印染厂医院郭增荣,杜维屏日光照射是人体获得维生素D(VitD)受许多因素调节、季节、纬度、肤色、年龄、大气煤烟污染等都影响皮肤合成内源性VitD[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