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TURP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术中监测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至TURP综合征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收集相同指征接受宫腔镜手术而未发生TURP综合征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TCRM患者27例,TCRA患者23例。结果 (1)13例TURP综合征患者,TCRM 7例,均为Ⅱ型黏膜下肌瘤,TCRA 6例,均为中重度宫腔粘连;经积极抢救和治疗,所有患者痊愈出院;(2)TCRM患者,TURP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灌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血糖升高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TCRA患者,TURP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血糖升高值、血钠下降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的高压灌流和切割创面大面积血窦开放是TURP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为预防TURP综合征的发生,除需要重视上述两点外,还需加强术中、术后监护,监测末梢血糖的变化是简单快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2.
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自20世纪60年代将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开始,人们在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尝试、探索、总结。近些年来,有关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发展。本文就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microRNA-886-5p(MiR-886-5p)对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克隆形成及宫颈癌细胞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的影响。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周组织microRNA的表达,筛选出MiR-886-5p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生物信息系技术分析发现miRNA-886-5p靶向P53通路中多个基因的表达。用MiR-886-5p mimics和带有GFP标签的MiR-886-5p过表达载体稳定转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omavirus,HPV16)阳性的永生化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H8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53和P14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平板克隆形成技术,观察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加入化疗药物紫杉醇和VP16后,应用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MiR-886-5p的表达情况。结果 过表达 MiR-886-5p后,H8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并且降调P53通路中P14和P53蛋白的表达。加入化疗药紫杉醇和VP16后,SiHa细胞中MiR-886-5p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MiR-886-5p与宫颈鳞状细胞增生相关,它降调P14和P53两种蛋白的表达,且与宫颈癌细胞化疗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54.
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相关的高危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本院2008年7月~2009年12月204例异位妊娠患者为异位妊娠组,随机抽取同期行人工流产的宫内早孕患者240例为宫内孕组,对流产史、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史、输卵管手术史、剖宫产史、不孕史、宫内节育器等调查变量进行分析。结果盆腔炎性疾病、输卵管手术史、多次流产史、宫内节育器、不孕史有显著相关性,是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史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治疗的慢性胃炎54例,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结果以质子泵抑制剂和以胶体剂为基础治疗,再加以抗生素类药物和非药物辅助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以质子泵抑制剂或以胶体剂为基础治疗,都需要加以两、三种抗生素类药物,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对象为在天坛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412例孕妇,孕36周时取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滴虫(T)、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CT)、支原体(UU或Mh)及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检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追踪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412例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总检出率为27.62%,单一病原菌感染者70例,检出率为16.99%,其中UU最多,检出率6.55%,BV次之,检出率2.91%。多种病原菌同时感染者44例,检出率10.68%,其中以BV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者最多,检出率7.28%。感染组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较非感染组高(与非感染组相比,P0.05)。BV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总致病率为96.64%,远高于其它单一病原菌感染的致病率。结论:UU或BV合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中较常见的感染类型,相对于其它单一病原体感染,BV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更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必要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57.
宫腔镜手术是一项微创、安全的术式,已成为妇科的一项诊疗常规。其优点包括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然而,宫腔镜手术存在一些潜在、致命的并发症,如TURP综合征、空气或气体栓塞。气体栓塞发病率较低,但危险性极高,整个手术过程均可发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手术医师忽略而导致灾难性后果。在宫腔镜手术过程中,大的子宫静脉的暴露会为气体的进入提供入口,临床上已有许多致死病例的报道。近年来手术医师对气体栓塞的意识有所增强,但关于如何减少其发生率仍缺乏相应的指南。另外,不同气体组成不同,其病理生理改变也不同。术中密切监测症状及体征,及时发现、尽早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该文章旨在提高妇科医师对宫腔镜手术气体栓塞的认识,为术者、手术室人员及麻醉医师提供相应指南,减少术中气体栓塞的危险性,尽最大可能阻止灾难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Charles Clay于1843年描述了第1例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而第1例的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是在1991年由德国Semm报道。虽然医生普遍认为性生活满意度和防止器官脱垂是保留宫颈的重要指征,但是对于宫颈保留与否却一直存在争议。宫颈切除的唯一绝对适应证是宫颈的恶性病变或癌前病变,所以针对于其他适应证应采取何种最佳的手术方法也引起了广泛争论。评估各种保留宫颈术式对性生活、排尿、肠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后获得的证据仍存在争议。解读美国妇科腔镜学会(AAGL)2014年发布的临床指南,讨论LSH术中操作、术后转归以及近期远期并发症等,向广大临床医生提供LSH的循证医学信息。  相似文献   
59.
一、病例摘要患者26岁,主因"停经32周,B超发现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个月,胎儿水肿1周"于2010年9月1日收住院。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1月20日,预产期2010年10月27日。孕1产0。孕18周首次行B超检查,胎盘无异常,孕27周当地医院B超提示胎盘下缘可见7.7cm×5.7cm的低回声,考虑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相似文献   
60.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6年4月北京仁和医院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改良的Seldinger s技术完成双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并栓塞,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疗效。结果 48例患者中,UAE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缓解;患者治疗前活动能力丧失程度、疼痛分级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患者术后月经量为术前的(51.2±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贫血改善,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6.6%(P0.01),病灶体积平均缩小65.2%(P0.01);卵巢内分泌激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且微创、安全、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