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电针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大鼠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陈志强 《中国针灸》1998,18(7):409-412
利用可逆性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 ,通过生化及物理检测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在脑缺血并再灌流后 ,大鼠脑组织的 SOD活性下降而 MDA含量增加 ,证明再灌流导致缺血脑组织进一步受损 ;脑组织含水量也显著增加。而在缺血后期进行电针处理的大鼠 ,脑组织 SOD活性增高 ,MDA含量下降 ,脑水肿程度亦有一定的控制 ,提示针刺对脑组织的缺血及再灌流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和预置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本可松对中耳-乳突手术面神经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耳-乳突手术全麻时使用肌松剂本可松对面神经监测(FNM)的影响。方法:对44例(45耳)中耳乳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行FNM。38耳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全麻组)7耳采用局麻(局麻组),并对全麻组中10例应用加速度仪(ACCG)作神经肌肉传导监测,观察FNM诱导出面肌动作电位与尺神经-肌肉阻滞 同恢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在尺神经-肌肉阻滞之不同程度恢复阶段内,都是可消除肌颤对FNM干扰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及calpain抑制剂ALLN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左侧侧脑室注射DEVD或/和ALLN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制作大鼠左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情况;并分别于缺血2h再灌注24h或48h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情况。结果溶剂DMSO预处理组的各项指标与MCAO模型组无明显差异;DEVD或ALLN治疗后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二者合用作用最强。结论Caspase-3与calpain均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对此进行治疗干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高谦  余华峰 《北京医学》2000,22(4):238-241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NOSI)7-硝基吡唑(7-nitroindazole,7-NI)对脑缺血再灌流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闭塞1小时后治疗组给予7-NI(50mg/kg),对照和假手术组给予花生油5ml/kg,再灌流1小时后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再灌流1小时后,7-NI组NOS(一氧化氮合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低于单纯  相似文献   
55.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清对器官型培养脊髓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血清对器官型培养的脊髓片的影响,探讨ALS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 取120只生后8d乳鼠的腰段脊髓切片240片做器官型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健康对照血清(对照组120片)和含有较高浓度谷氨酸(Glu)的ALS患者血清(ALS组120片),培养4周,计数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后角中间神经元的数目,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观察线粒体酶活性改变,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脊髓片在体外生长良好,α运动神经元(约15个/张脊髓片)和后角中间神经元(约40个/2 5mm2 )的数目稳定。而ALS组的脊髓片在培养4周时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约7个/张脊髓片),SDH染色明显减弱。用ALS患者血清干预后,培养液中LDH、MDA的含量在培养3周后较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2 4%和48 2%,而SOD则下降了12 6%;ALS组培养液中的Glu含量在各时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1 )。结论 Glu兴奋毒、自由基损伤在AL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脊髓的器官型培养技术为ALS损伤机制的探讨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6.
大鼠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死亡的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苏-羟天冬氨酸(threo-hydroxyaspartate,THA)制备大鼠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死亡的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取出生后8天乳鼠的腰段脊髓组织切片做脊髓器官型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HA(50μmol/L、100μmol/L、500μmol/L),用神经元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SMI-32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及背角中间神经元计数,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做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α运动神经元数目恒定,THA可以引起剂量依赖性的α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和培养液中LDH含量增高,其中加用THA 100μmol/L后3周后即有α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脊髓背角的中间神经元数目无显著差异。利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THA 100μmol/L可以制成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机制及探讨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带膜支架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初步经验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初步应用带膜支架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15例。方法以带膜支架栓塞动脉瘤10例,其中有6例是海绵窦段动脉瘤,4例椎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15例病人带膜支架置放过程顺利,未发生与带膜支架相关的神经系统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带膜支架是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处理头颈部动脉瘤与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8.
病毒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少见病,国外报导较多,我国自80年代初报告第一例至今为止,文献报导尚不足30例,但对脑电图的连续观察国内尚无专文报导,作者在96—97年在日本川崎医科大学研修期间曾遇到本病一例,并做了脑电图连续观察,其  相似文献   
59.
电针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流大鼠SEP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志强  赵毅 《针刺研究》1996,21(4):34-40
利用Wistar大鼠,采用线检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通过病理、生理的检测,观察电针“环跳”穴对脑缺血再灌流大鼠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脑缺血3小时后大鼠胫神经刺激记录的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住(SEP)之P1-N1波幅明显降低,P1和N1峰潜伏期明显延长;拔出线栓造成再灌流2小时后,SEP的各异常参数均未见好转,提示缺血损伤后的皮层及皮层下神经元又受到再灌流损伤而发生了不可逆性改变。对大脑进行的组织学切片染色结果显示梗塞灶位于尾状核及大脑半球外侧皮质。而于缺血后期进行“环跳”穴电针处理的大鼠,SEP各异常成份均有较好的恢复,并保持到再灌流2小时,与正常大鼠的检测结果相近。提示针刺对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对再灌流的损伤具有预置性保护作用;认为针刺的效应是对机体全身各系统的功能进行综合性、良性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正> 在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疾病中,单纯表现为眼肌麻痹者并不多见,而且难于诊断,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5年来我院收治的7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住院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