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Wang QG  Lin XY  Yan XX  Liu NG 《中国针灸》2011,31(8):743-746
目的:比较针刀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109例)、手术组(75例).针刀组临床选择突出椎间盘局部相关软组织治疗点、臀上皮神经走行区、坐骨神经出口、双下肢神经支配区的反应点,采用针刀治疗;手术组采用小切口小开窗椎间盘摘除术,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临床治愈率为82.6%(90/109)、有效率为96.3%(105/109),手术组分别为86.7%(65/75)、97.3%(73/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与手术治疗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淋巴管畸形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例淋巴管畸形的二维灰阶超声声像图及彩色血流信号进行回顾性研究.超声扫查内容包括:病变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及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结果 17例淋巴管畸形(74%,17/23)位于颈部、颌下或腋下,6例位于其他部位;21例位于皮下组织内,其中3例同时累及真皮及肌层.13例大囊型淋巴管畸型,均显示为较大的无回声区,有分隔,壁光滑,其中2例大囊型合并感染,无回声区内有稀疏低回声;5例混合型淋巴管畸形,为淋巴管畸形和血管畸形混合存在,超声显示为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有分隔,合并局部微小无回声区或不规则的小的实性低回声区,其中3例侵及肌层;5例微囊型淋巴管畸形,超声显示以无回声区为主,内有少量的低回声区,形成囊实混合性病变.所有病例无回声区内彩色多普勒扫查均无彩色血流信号.8例大囊型及3例混合型淋巴管畸形周边扫查到彩色血流信号,2例微囊型内部实性低回声内显示有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检查最大血流速度18~73 cm/s,阻力指数0.55~0.72.结论 淋巴管畸形的高频超声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有显著的特点,以较大的无回声区为主,多发可有分隔,无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大部分位于皮下组织内,基于以上特点,可确诊大部分病例,因而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是诊断淋巴管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3.
【病例】男,56岁。因进食困难、恶心、呕吐6 d入院。6 d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伴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吞咽困难、腹痛、消瘦,无发热、咳嗽、咳痰,无黑便。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困难,尿便正常。有脑出血、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病史,3年前患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近1个月出现焦虑症状。查体:意识清,言语流利。口腔未见白色黏膜附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疑现杏侔?右侧肌力Ⅲ级,左侧肌力0级。肝、  相似文献   
44.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仅占胃肠肿瘤的1.2%,大部分为良性,体积较小的间质细胞瘤(≤2cm)常无症状,通常是体检、内镜检查或作为伴发疾病检查时发现。随着瘤体的增大,常可出现的临床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部包块、柏油样便和贫血。超声诊断胃间质细胞瘤的报道甚少,现将我科2007~2008年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间质细胞瘤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交感神经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感神经颈椎病系颈椎病中重要的一型,临床症状多样,纷杂,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治疗大多为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临床对此型颈椎病论述较少。从2001年6月至2007年5月,我科应用自制小针刀结合手法,对明确诊断的交感神经颈椎病120例给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患者1,女,20岁,发现右侧头面颈部肿物渐进性增大20年,伴视力下降13年.出生7个月时发现头面颈部肿物,7岁时肿物覆盖眼球,视力丧失.右耳听力下降.查体:肿物大小48 cm×30 cm×28 cm,覆盖头面颈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胫骨高位截骨、胫骨结节旋转抬高治疗膝内翻伴胫骨旋转畸形的效果。方法通过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简化了胫骨高位截骨的测量方法,在胫骨“V+L”型高位截骨的同时进行胫骨结节旋转抬高,恢复胫骨关节、髌骨关节的生理功能。结果随访1~11年,通过X线、CT检查及膝关节功能评定,其优良率为94.4%。结论胫骨高位截骨、胫骨结节旋转抬高治疗膝关节内侧面间隔退行性关节炎、胫骨旋转所致髌股关节炎,符合生物力学要求,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8.
患者女,40岁。因皮肤先后出现红色丘疹、水疱伴发热4d而入院。患者10d前因体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遂服用灭澳灵片(长春市中药厂)每日3次,每次4片。4d前双下肢出现散在针尖至米粒大红色丘疹,畏寒、发热,次日皮疹扩散至全身.融合成片,其上出现水疱,疱壁松弛。体温39℃左右。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地塞米松3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水疱增多,并出现破溃。转至我院皮肤科就诊,门诊以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2004年6月9日收住院。自诉以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93℃.P100次,min,BP9.0/6.5kPa,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眼外眦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