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44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金宇安 《北京中医药》2007,26(11):724-726
胃痛虽然只是脾胃病的一种病证反映,但与人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精神情绪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且因每个人的禀赋不同,机体差异各异,因此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本文就引起胃痛的病因病机和不同类型的胃痛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2.
马红  刘泓  吕晖 《北京中医药》2007,26(10):658-659
目的 观察用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咳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贴敷扶正益肺巴布膏,对照组贴敷传统三伏贴软膏.两组均以一个三伏(3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及追访1年.以症状积分、肺功能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为指标,与本院传统剂型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组31例病例中,扶正益肺巴布膏贴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但对肺功能FEV、PEF、FEV1%的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剂型.  相似文献   
63.
64.
王奕 《北京中医药》2007,26(9):604-605
心悸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中医病症,患者以心慌胸闷为主要表现,心电图可显示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笔者自2004年-2006年用益气定悸汤治疗心悸患者40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临床资料 1.诊断依据 以耳聋为主症,兼耳鸣、头昏、耳闷;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正常或鼓膜轻度内陷;纯音测听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耳聋。按世界卫生组织听力损失分级标准:Ⅰ级(轻度损失)的听阈均值是26—40dB,Ⅱ级(中度损失)的听阈均值是41—55dB,Ⅲ级(重度损失)的听阈均值是56—70dB,Ⅳ级(严重损失)的听阈均值是71—90dB,Ⅴ级(极严重损失)的听阈均值是90dB以上。  相似文献   
66.
李浩  康卉  赵文明 《北京中医药》2009,28(3):223-224
基于老年患者多以肾阴不足、心火旺盛、心肾不交为中医基础病机特点,谨守"滋肾阴,泻心火"之法,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应用经典<伤寒论>黄连阿胶汤治疗老年诸多疾病,临床疗效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67.
下焦湿热所导致的病变在临床上很常见,如痢疾、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以及下肢痿软麻木等.鲁承业主任医师采用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8.
<正>刘世平主任医师师从国家名老中医专家吴效仁,继承和发扬了吴老的医学精髓,辨证施治精准,临床配穴精少,针刺手法纯熟,擅长治疗中风、面瘫、痹证、呕吐等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刘世平主任医师进行针灸学习,试述几点刘老师在针灸临床上的思路与方法。1辨证论治,抓住病机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一部分,所以针灸治疗也是必须辨证论治,将四诊收集到的疾病资料,通过八纲加以分析,判断疾  相似文献   
69.
《陕西中医》2015,(12):1623-1624
目的:观察黄芪生肌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65例和后者63例。治疗组用黄芪生肌膏纱布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换药,两组均每日换药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创面生长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第7、14、21、28d创面面积减小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生肌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安全有效,能够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0.
张晓羽 《陕西中医》2015,(2):160-162
目的:评价老年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制定中医临床路径,选择本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路径组73例,常规治疗组73例。比较路径实施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血白细胞及CRP的变化。结果:路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减少,临床疗效提高。改善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老年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