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特殊性,传统的搭桥手术成功率并不高,尤其是膝下小血管的搭桥手术,很多患者做完不久就又堵塞了。所幸从2005年起,美国、德国、意大利等一部分医生率先开展的膝下小血管病变介入技术传入我国,我们通过学习,掌握并开展了这项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地为很多糖尿病患者开通了血管,保全了肢体。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舒脉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舒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TCSS)评分、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23.
蚓黄散外治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 ,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如何促进糖尿病患者局部溃疡的愈合 ,降低截肢率 ,是当前该病研究的重点。 1998年12月~ 2 0 0 0年 9月间 ,我们应用中药“蚓黄散”外治糖尿病足溃疡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 象 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符合 1985年WHO制定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标准 ,且DM病程在 12个月以上者。共 6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2 4例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 4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 5 8例 ;年龄最小 4…  相似文献   
24.
目的神经同步性是声源定位的基础,听神经病主要致病原因是神经同步性受损。本文目的是了解听神经病患者的声源定位情况。方法选取4名12~20岁确诊为听神经病的患者和年龄匹配的50名听力正常受试者,除了常规测试其纯音听阈、声导抗、畸变耳声发射、耳蜗微音电位(CM)、言语识别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头颅CT和内听道MRI外,同时进行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测试,包括角度偏差测试(RMS error)和角度辨别阈测试(MAA)。角度偏差测试采用12种包括多个混合频率的自然声,角度辨别阈测试采用1000Hz啭音。结果听神经病患者角度偏差数值为27.7°~42.6°,平均为33.05°±6.61°,而年龄匹配的正常听力受试者为0.07°±0.3°。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W=16, P=0.02842<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听神经病患者的角度辨别阈范围从20°到大于90°(即左右侧不能分辨),平均为38.75°±34.25°。而年龄匹配的正常听力受试者角度辨别阈值为2.6°±0.5°。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W=16, P=0.02652<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听神经病患者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较年龄匹配的正常听力受试者明显减弱,且个体差异较大。提示听神经病患者由于双耳时域处理能力下降,导致其声源定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5.
康基(Z960017)、育康(Z960015)口服液是广东省药物所引进的加拿大纯天然药物,可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用于肿瘤的治疗。动物实验也表明该药具有明显抑瘤作用,能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荷瘤动物体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我科自1995年6月~1996年1月对70例胃癌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6.
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较为罕见,本文通过分析1例初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最终确诊为SLE的病例资料,阐释SLE患者发生DVT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案,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在临床工作中,对无明显诱因的DVT患者,须注意排查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已发生DVT的SLE患者,要检测抗磷脂抗体、蛋白C、蛋白S及抗凝血酶水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Bone—Marrow Cells Transplantation,ABMCT)结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 l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临床效果,评价益气活血中药对ABMCT后的干预作用。方法人选69例PAOD患者随机分为A组(干细胞移植组)34侧(4J4肢)、B组(千细胞移植+中药组)3S例(46肢)。术前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使患者骨髓处于增生活跃状态,抽取骨髓液后分离单个核细胞,使细胞总量达到1×10^9/L以上。移植采用缺血肢体多点注射。B组移植后1天起口服自拟益气活血方。28天后评价治疗前后症状(疼痛、麻木、冷感、间歇性跛行)评分、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e Index,ABI)、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等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5.65%.B组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均P〈0.01);B组疼痛、麻木、冷感的改善优于A组(P〈0.05。0.01);间歇性跛行未显示差异。两组治疗后的ABI、TcPO2均明显升高(P〈0.05~0.01);组间改善度比较,B组TcPO2优于A组(P〈0.05),ABI未显示差异。结论ABMCT治疗PAO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后可明显提高ABMCT后的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和缺血部位的局部氧浓度作用明显,提示对缺血肢体的局部循环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偎脓长肉”是中医疮疡外科的特色治疗理念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难愈合性创面,且临床效果显著。然而“偎脓长肉”在历史流传中记载较为散在,且出现了不同的文字表述,以致不同医家对“偎脓长肉”的中医内涵存在分歧。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工作,本文对“偎脓长肉”的历史源流、含义、应用时机、常用方药等方面进行梳理论述,以期为“煨脓长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吸烟对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后吻合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肛肠外科行吻合器PPH术后吸烟患者50例(吸烟组)和非吸烟患者50例(非吸烟组);术后3 d开始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包括肛门疼痛、坠胀感、吻合口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术后非吸烟组患者治愈总有效率为92.0%;吸烟组治愈总有效率为8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吸烟组在术后疼痛、坠胀感、吻合口肉芽组织生长分数显著低于吸烟组[0(0,1)比1(0,2)、0(0,1)比1(0,2)、0.5(0,2)比1(0,2),P<0.05]。结论吸烟能加重PPH术后肛门疼痛、坠胀感,并减缓吻合口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使用北京中医药大学自制皮肤溃疡油及乳酸依沙吖啶乳液进行换药,对两组患者皮肤溃疡愈合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皮肤溃疡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的糖尿病患者随机选取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皮肤溃疡予皮肤溃疡油外敷,对照组28例患者皮肤溃疡予乳酸依沙吖啶乳液外敷,隔日换药1次,以30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皮肤溃疡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溃疡油对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