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银屑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其治疗困难,病程迁延,故称"牛皮癣",是皮肤科中最顽固的疾病之一.本病的临床特点是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中医称为"白疕"、"松皮癣"等,白疕因"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而得名.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在我国源远流长,治疗成功的个案更是屡有报道.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中医中药的优势更加明显.特别是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有独到的特点和疗效.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因素引起体营血亏损,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辨证施治应依据症候特点,分为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则和方药.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期血热湿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期血热湿蕴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硼酸洗液湿敷,观察组予凉血祛湿止痒汤颗粒口服,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红斑、丘疹、渗出、苔藓化、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血清白介素-13(IL-1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红斑、丘疹、渗出、苔藓化、皮损面积、E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凉血祛湿止痒汤可以改善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期血热湿蕴证患者的皮损,缓解瘙痒,提高生活质量,抑制皮肤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加味苇茎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苇茎汤加减口服,连续治疗7 d后评价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CRP水平结果,分析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6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治疗前后对照,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体温稳定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炎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苇茎汤参与治疗CAP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能调节CRP的释放,具有下调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为PHN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95例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发病部位、皮损特点、合并病、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层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将各因素列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先前逐步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果PHN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程度(P=0.002,OR=14.507)、合并糖尿病(P=0.007,OR=7.066)或恶性肿瘤(P=0.007,OR=25.978)、皮损类型(χ^2=13.377,P=0.010)、前驱痛的发生(P =0.015,OR =5.366)、年龄(Z =-2.442,P =0.015)、皮损面积(Z =-2.203,P =0.028)。而性别、发病部位及诱发因素与PHN的发生无关。降低PHN发生的有利因素包括:发病开始治疗的时间(P=0.008,OR=9.785)及早期治疗方法(χ^2=9.535,P=0.009)。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急性期的疼痛程度,其次是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早期治疗、皮损类型、前驱痛的发生、皮损面积等,而性别、发病部位、诱发因素则与本病发生无关。带状疱疹及早治疗以及治疗早期加入中药及适量激素对预防PHN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5.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松皮癣"、"干癣",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虽然西医学对银屑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因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而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自2001年10月~2004年10月运用加味消银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阴虚血热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生物钟紊乱影响了内分泌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紊乱;增加细胞因子的分泌,产生了促炎症反应;情绪恶化等,促使了痤疮的发生。中医认为改变生物钟,改变生活的规律,导致肝阴受损,情志失调,损及它脏,脏腑功能紊乱,湿、热、痰、瘀乃生,发为痤疮。中医与现代医学均认为生活规律紊乱可致成年女性痤疮。治疗离不开“疏肝补肾、养阴退虚热”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77.
脱发,指毛发的脱落、退化或脆性增加,临床常见但辨证施治较困难。气、精血是毛发生长、滋养和固定的物质基础,瘀则既是脱发的发病病因,又是其致病结果。笔者在工作与学习中,总结出从气、精血、瘀三方面着手的治疗经验,提出在治疗脱发的不同阶段,应施以相应的治疗法则,分别为:固发在气;生发在精血;病久入络成瘀,治在活血散瘀。  相似文献   
78.
清开灵口服液治疗病毒性皮肤病17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皮科疾患,占我院皮肤科门诊量的3%~5%,春秋好发季节占到10%左右.我们应用清开灵口服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治疗病毒性皮肤病17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何首乌亮发,当归补血,茯苓美白……如今,中药也赶搭美容口服产品的快车,摆脱了传统“浓、黑、苦”的形象,吸引了越来越多女性消费者。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利用新一代16S rRNA测序技术比较黄褐斑病人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细菌表型差异。方法:纳入30例黄褐斑病人为研究组,以20名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测序分析粪便样品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表型特征。结果:研究组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相对降低。研究组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氏菌、拟杆菌属等丰度显著降低,而厚壁菌门、放射菌门、放线菌纲、乳杆菌目、双歧杆菌目、毛螺菌科、布劳特氏菌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黄褐斑病人与健康人肠道菌群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