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54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228篇
  1986年   179篇
  1985年   135篇
  1984年   119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88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温下法治疗急性寒积腹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元 《江西中医药》1994,25(2):19-20
以温下法治疗40例寒积腹痛,有效率为95%。所用方药以大黄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味。笔者体会对于寒性腹痛或寒积腹痛,医者当大胆使用温散或温下之法,不可拘于“炎症”之说,妄投清热解毒之品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62.
略论肝气虚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家旭  杨维益 《中医杂志》1994,35(5):264-267
在分析古今中外医家对肝气虚证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提出肝气虚证的诊断方案及理法方药,认为它主要分布于慢性肝炎疾病及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的病证之中,分析了忽视肝气虚证若干原因,并明确在诊断本证时应与肝气郁、脾气虚、肝阳虚及肝郁脾虚证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63.
去氧乌头碱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新近以伏毛铁棒锤中提得的去氧乌头碱(DAC)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实验结果,并与已报道过的3-乙酰乌头碱(3AAC)进行比较。DAC0.8mg/kg (ip)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0.2mg/kg(ip或sc)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或甲醛所致大鼠足爪肿、组胺所致大鼠皮肤渗出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渗出。于大鼠角叉菜胶足爪肿模型,测得DAC(ip)的抗炎治疗指数(6.38)略高于3AAC(5.92)。醋酸扭体法测得DAC抑制小鼠扭体反应50%的剂量为0.22±0.06mg/kg(sc);热板法测得DAC的小鼠镇痛ED_(50)为0.41±0.10mg/kg(ip),其镇痛治疗指数(6.37)高于3AAC(4.60)。DAC0.24mg/kg(ip)对伤寒副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64.
抗脑血栓注射液对实验性脑血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成功建立了家兔脑血肿实验动物模型,探讨了抗脑血栓注射液对模型的作用及其抗栓机理。结果表明,抗脑血栓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强度、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在脑血肿周围,镜下可见吞噬细胞、胶质细胞明显增生,新生毛细血管明显增加。这表明该制剂的抗脑血栓作用和其活血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从中医角度讲,举凡外感、内伤、外伤、饮食、虫积等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失和,气血失调而发生的以腹痛为主症的疾病,皆属于腹痛的范畴。从西医角度讲,腹痛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病,由腹壁、腹膜、神经、腹腔脏器等疾患及其他原因均可引起腹痛,常见有上消化道、下消化道、胆囊及胆管、胰腺、盆腔脏器等实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疾病。任何一篇论述或专著均难毫无遗漏  相似文献   
66.
中医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有关人体生命的深奥知识,然而用传统的实验分析方法研究却收效甚微,难有突破。其中的道理值得深思。笔者认为关键是思路。对此,如果能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予以探讨,必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7.
耳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具有方法简便,收效较快,患儿易于接受等优点,且不致因服用中药汤剂使水液代谢加快而加重遗尿症。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儿,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最大14岁,最小5岁。经耳穴压豆治疗10次后,除1例偶发外,余皆治愈。治疗方法①取穴:以胱膀、脑点、支点为主穴,脾、肝、遗尿点、内分泌、皮质下为配穴,肺热加肺穴,肾虚加骶椎穴。②方法:常规消毒耳部,将王不留行贴在5×5厘米胶布上,左手固定耳廊,右手将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稍施加压力。留豆6天,留豆期间患者每天自行按摩2~3次。③配合心理疗法,消除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④嘱咐  相似文献   
68.
地榆炒炭的组织结构及化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组织结构及薄层层析等实验研究,证明地榆炒炭前后药材内部变化。地榆炭与原药材比较,草酸钙结晶明显减少,部分组织炭化,有效成分地榆皂甙及鞣质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成分。  相似文献   
69.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疏肝清热、通乳消肿是临床常用的治法。但哺乳期乳腺炎中还有一种慢性炎症,这种慢性乳腺炎的症状与一般乳痈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1.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常由于乳房疼痛才发现有肿块,肿块不易成脓、破溃,  相似文献   
70.
巫山淫羊藿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的地上部分中分得两种黄酮甙单体,经理化性质鉴定及紫外、红外、质谱、氢谱、碳谱等光谱分析,确定甙Ⅰ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巫山淫羊藿甙(wushanicariin)。甙Ⅱ是已知化合物淫羊藿甙(icariin),系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