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肿瘤坏死因子的抗瘤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国  黎燕 《肿瘤》1992,12(2):53-55
静脉注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对小鼠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多次给药无明显蓄积毒性。rTNF对小鼠S180实体型经静脉、腹腔、皮下、局部给药均有相同抑瘤作用。rTNF体外对肿瘤细胞P388、K562、L1210S180的DNA合成有不同的抑制作用。P388最敏感。体外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呈浓度—效应反应。无细胞周期特异性。rTNF在体内对巨噬细胞有很强的激活作用,对NK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2.
采用生物活性陶瓷--颗粒型羟基磷灰石对牙槽嵴严重吸收病例重建,共29例。术后1周、1月,3月,1年复查。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此种方法及病例效果加以讨论,还对5例拔 牙后预防牙槽嵴萎缩进行牙槽窝充填羟基磷灰石加以讨论。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有复诊条件29例牙槽嵴 严重吸收病例。拔牙后牙窝充填5例。 1.2 方法:采用国产的大 小30~40目、椭圆或圆形表面有微孔的颗粒型羟基磷灰石。采用骨膜下隧道法及牙窝充填法。术前常规检查停戴义齿,取石膏记录模,测牙槽嵴高度,萎缩部分应恢复高度分析,拍颌骨全景断层X线片,局麻,消毒切开,分离骨膜,充入颗粒材料,塑形缝合。术后抗感染,7 d拆线,1月复诊,记录模型及X线片,3月及1年随访,查义 齿固位力。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从造血调控的角度探讨了正常人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前列腺素 E_2在粒系造血中的调控效应。前列腺素 E_2是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主要粒系造血负调控因子,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GM—CFU 的生长。10~(-8)M/ml 时抑制效应就很明显,10~(-6)M/ml 时抑制率达50%;消炎痛虽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前列腺素 E,但对体外正常人骨髓 GM—CFU 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4.
大剂量维生素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在体猪模型上,于缺血10分钟静脉推注维生素C(Vit.C0.2g/kg),对缺血1小时和再灌注2小时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无影响,但能使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再灌注后释放减少,而且用药组的最终心肌梗塞范围小于对照组。在在体兔缺血1小时和再灌注4小时模型上,光镜下可见用药组心肌出血程度较对照组轻,电镜下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轻于对照组。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直接测定心肌自由基结果表明:Vit.C对于缺血1小时再灌注半小时氧自由基升高具有抑制作用,提示Vit.C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5.
实验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的方法,记录了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并初步观察了奎尼丁及牡丹皮提取液对培养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奎尼丁4mg/L 对培养心肌细胞呈典型的奎尼丁电生理效应,证明实验方法可靠。牡丹皮提取液对动作电位幅度、时程及 Vmax 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6.
本实验通过结扎右大脑中动脉(MCA)及右颈总动脉(CCA)并暂时夹闭左CCA一小时的方法制作局部脑缺血模型,观察了混合型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脑缺血早期皮层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缺血皮层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在缺血2小时和4小时,给药组与盐水组相比,结构保存完好,特别是单位膜和线粒体损伤较轻。表明神经节苷脂在脑缺血早期对皮层组织的超微结构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自从1986年Rosenberg首次报道直接从小鼠肿瘤制备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清除转移灶效率比LAK细胞高50~100倍以来。TIL作为继LAK细胞之后的第二代抗瘤细胞,杀瘤率高及依赖IL-2程度低、副作用小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来TIL分离培养技术、杀瘤机制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发展迅速。本文就这些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8.
异丙酚对谷氨酸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分离Wistar新生大鼠海马,培养12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三组(n=5),正常对照组(Con组)、谷氨酸100 μmol/L孵育24 h组(Glu组)、谷氨酸100 μmol/L孵育24 h后异丙酚500 μmol/L再孵育24 h组 (Pro-Glu组)。四甲基氮唑蓝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c-fos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on组比较,Glu组及Pro-Glu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c-fos蛋白在细胞核内表达呈紫黑色且数量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或0.01);与Glu组比较,Pro-Glu组c-fos阳性蛋白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存活率增高(P<0.05)。结论异丙酚通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fos阳性蛋白表达,提高细胞存活率,对谷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光敏生物素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肝癌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少波  王孟薇 《癌症》1995,14(5):356-358
运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基因探针对23例新鲜肝癌旁组织的c-myc mRNA和p53mR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发现在部分组织切片中存在内源性生物素样物质而产生假阳性,本实验采用一种封闭内原性生物素样物质的方法解决了假阳性问题,对这一方法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家兔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异丁烯(PFIB)是含氟高分子化合物(氟塑料)生产过程中毒性最强的裂解产物,毒性约为光气的10倍,可导致严重肺损伤进而致死[1].本研究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建立大动物PFIB吸入急性肺损伤实验模型,旨在进一步探讨PFIB吸入急性肺损伤致病机制,为PFIB中毒的防治提供更多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