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利用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构建较大体积的无外支架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将兔骨髓基质细胞高密度接种于普通培养皿,在成骨诱导条件下连续培养2周,用细胞刮沿培养皿底刮取,获得骨髓基质细胞膜片。然后将细胞膜片折叠成长方形多层膜片复合物,并由一端卷起,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圆柱状细胞多聚体。静置孵育2h后,将体外构建物移植到裸鼠背部皮下。在非成骨诱导条件下获得的细胞膜片为对照组。术后4周、8周分别取材,进行大体观察、三维CT扫描、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评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随机设计的两组间均数t检验。结果:通过此方法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具有成骨分化特征。植入体内后形成的硬质组织保持着较好外形,三维CT表现为异位矿化物,8周时的新生物密度与裸鼠椎体相似,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骨组织,生物力学测试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膜片在体内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用于构建较大体积的组织工程骨,无需外支架。本研究为骨组织工程构建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魏亚明  欧英贤  白海  郑荣梁 《医学争鸣》2003,24(14):1256-1258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NAC, NDMS, CAT和Ca2+清除剂Quin 2调控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株NB4, K562, HL-60凋亡时Bcl-2和p53表达的作用. 方法: 不同浓度As2O3处理细胞内Bcl-2和p53用相应抗体标记,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结果: 0.6,2.7和8.1 μmol*L-1 As2O3作用72 h能诱导NB4, K562和HL-60发生0.45±0.04, 0.58±0.06和0.62±0.08凋亡, 上述浓度药物能使NB4, K562, HL-60 3种细胞中Bcl-2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由109±31, 101±32, 87±23下降到68±22, 54±33, 66±18.相反, 可使3种细胞中p53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由18±5, 2±1, 3±1上升到30±9, 15±6, 28±8. 而抗氧化剂NAC, NDMS, CAT和Ca2+清除剂Quin 2对3种细胞内Bcl-2和p53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但能抑制As2O3引起的p53表达上调. 对As2O3引起的Bcl-2下降则显示了不同的调控作用. 结论: As2O3诱导的Bcl-2下降、p53上升和细胞凋亡可被抗氧化剂和Ca2+清除剂抑制.  相似文献   
13.
景玉宏  刘锐明  王子仁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00-3801,i002
目的:研究甲强龙对缺血再灌脑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3h,再灌3h,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甲强龙60mg/kg,再灌3h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并评分。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h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表达。结果:甲强龙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模型组比较,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lt;0.05),形态趋于正常,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14&;#177;0.38)分和模型组(2.14&;#177;0.69)分比较有所改善(t=2.69,P&;lt;0.05).TNF-α的表达和模型组比较数量减少(P&;lt;0.05)。结论:早期应用甲强龙可以改善脑缺血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这一作用和星形胶质细胞有关,也和早期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症 EDA‐A1基因突变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 )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 EDA‐A1基因编码序列(CDS)突变体和野生型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EDA‐A1‐M /W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 PCR(RT‐PCR)扩增 EDA‐A1基因,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 EDA‐A1蛋白表达,M TT 法、流式细胞术检测EDA‐A1基因突变体对 ECV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RT‐PCR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野生型组和突变体组 ECV细胞表达 EDA‐A1基因及其蛋白,而空质粒转染组[pcDNA3.1(‐)]和空白对照组细胞无表达。与对照组(空质粒租)相比,突变体组 ECV 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生长抑制率为45.70%(P<0.01),野生型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突变体组中有更多细胞进入 G0/G1期、S 期;野生型组 S 期细胞增多,G2/M 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突变体和野生型 EDA‐A1基因对 ECV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氧环境下乙酰唑胺对大鼠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氧化酶1(HO-1)、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低氧实验建立大鼠低氧模型,单次腹腔注射乙酰唑胺,分别在低氧0,3,6 h后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低氧相关基因HIF-1α、Caspase-3、HO-1 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IF-1α、Caspase-3和HO-1 mRNA表达均呈升高趋势;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唑胺组大鼠肺组织HIF-1α、Caspase-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HO-1mRNA的表达却更加升高。结论乙酰唑胺可通过降低HIF-1α、Caspase-3 mRNA的表达、增加HO-1 mRNA的表达,对低氧大鼠的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作为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候选载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以破伤风类毒素(TT)与rCTB为蛋白载体的黏膜投递型疫茸的免疫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具有五聚体结构的rCTB.再将rCTB五聚体蛋白利用化学方法(ADH方法)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GAMP)耦联,获得多糖蛋白结合物GAMP-rCTB,并将其与TT为蛋白载体的A群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物(GAMP-TT)以滴鼻和注射途径免疫BALB/c小鼠,并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 以rCTB和TT为载体的A群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物,通过黏膜投递途径均可在血清中产生相对较高的多糖特异性IgG抗体,在肺部盥洗液和小肠黏膜也产生了相应的特异性IgA抗体.结论 rCTB和TT均可作为黏膜投递型多糖结合疫苗的候选蛋白载体.以rCTB为载体的多糖蛋白结合物,黏膜途径可能在免疫功能方面优于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血管抑制素和内皮抑制素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抑制素和内皮抑制素是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于它们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热点。本文除对两者做了结构、性质、功能等方面的一般性介绍外,重点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与血管抑制素和内皮抑制素单体的作用相比,它们之间的联合使用具有更强的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中高发的恶性肿瘤,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与预后监控.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预后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已经筛选和鉴定了一些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包括PTEN、凋亡抑制蛋白( Survivin)、ERR、CFTR等,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高山离子芥水提物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 高山离子芥水提物预处理7d后,小鼠腹腔注射CCl4石蜡油溶液.测定肝脏指数,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氛酸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高山离子芥水提物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肝脏指数,AST、ALT、MDA水平,提高SOD和GSH-Px活性.结论 高山离子芥水提物是有效的抗化学性肝损伤的护肝剂,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白假丝酵母菌(S.albican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ECV304,实验分为S.albicans上清液组、S.albicans灭活菌液组、上清液和灭活菌液混合组、对照组.采用MTT法、细胞计数法、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各组对ECV304细胞增殖及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