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01.
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是首批浙江省宁波市名中医,浙江省基层名中医,第一批宁波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对脾胃病诊治颇有心得。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FD重叠IBS)现象非常普遍,为24.8%-31.5%。马师对FD重叠IBS的诊治,提出“紧握肝脾失调病机,调肝理脾为要,兼顾胃肠,平调寒热,治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的治疗方法。现将马师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2.
李银飞 《中医正骨》2014,(5):70-70,7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70例患者中,髌骨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32例、胫骨上段骨折18例。均于术后6个月,测量患膝关节活动度,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膝功能。结果:7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0周,中位数8.5周。术后6个月,患膝功能改善,HSS评分72~86分,中位数82.5分;关节活动度100°~125°,中位数113°;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内固定失效、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采用系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宋海伟 《新中医》2020,52(1):40-4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血清中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和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虚血瘀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并同期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加用补肾活血汤内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膝关节疼痛程度。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TX-Ⅰ和CTX-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WOMAC量表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和总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2组血清CTX-Ⅰ和CTX-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观察组血清CTX-Ⅰ和CTX-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减轻KOA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调节患者的骨代谢指标(CTX-Ⅰ和CTX-Ⅱ)是其可能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虚寒型FD重叠D-IBS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药饼灸、穴位贴敷及温针灸综合中医外治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包括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5-H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S、VI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联合传统西药治疗虚寒型FD重叠DIBS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牵抖折顶法治疗少年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桡骨远端骨骺分离运用牵抖折顶法整复,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86例患儿中,82例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3例轻度成角或移位,1例再移位成角20°。80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结论]牵抖折顶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6.
林敏  康年松 《中医药学报》2011,39(6):127-128
目的:研究柴胡代赭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用随机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餐后上腹胀、早饱、胸骨后不适、嗳气、烧心等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代赭汤能够减少GERD重叠PDS患者胃排空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25例GIST位于胃16例,小肠8例,直肠1例.良性5例,横断面最大径均小于5cm,4例呈均匀强化;交界性8例,其中5例横断面最大径大于5cm,呈不均匀强化;恶性12例,其中11例横断面最大径大于5cm,均呈不均匀强化.肿块内伴发气体者4例,钙化2例.结论 运用螺旋CT检查可以确定GIST的肿瘤大小及强化方式,有助于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专科护理方法对以趾底动脉为血供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组织缺损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在趾底动脉组织瓣游离移植术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结果:48例56指56块皮瓣术后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1例,皮瓣存活47例,随访6~24月,患指外形、功能、感觉恢复满意。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预防和缓解趾底动脉组织瓣游离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组织瓣游离移植的成活率,促进患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9.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对其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关键。笔者于2002年7月~2005年9月应用化瘀泄浊汤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8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参照2002年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病人在治疗2周前停用一切中西降脂药,并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查2次以上,检测禁食12~24小时后血脂水平,符合一项以上:空腹血清胆固醇(TC)≥5.72mmol/L,甘油三脂(TG)≥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1mmol/L。  相似文献   
110.
收集及选取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首诊医案,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组方规律,根据中医症状,提取其相关药物,探讨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组方用药及随症加减规律,阐述其临证经验。结果共纳入348个医案,通过"方剂分析"明确常用药物为姜半夏、炒黄连、香茶菜、玫瑰花、大血藤、蛇六谷等6个;通过"医案分析"明确前10位中医症状为胃脘痞胀、胃脘痛、口苦口臭、呃逆、恶心呕吐、大便黏滞不爽、嗳气、身倦困重、反酸、胃脘灼热。根据"中医症状"分别提取其相关"方剂"进行"症-药"分析,得出随症加减的方药变化规律。可见,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可展现马伟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辨证除症"的个体化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