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软组织严重感染创面的新型引流技术,它利用高负压将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及时清除,同时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组织的修复^[1]。2006年1月-2008年7月,我院对8例创面严重感染病人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MRI冠状位T1加权相中间层面信号改变即在最大冠状位判断坏死区股骨头坏死区矢跨比、纵跨比对坏死塌陷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科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ARCOⅡ期随访达1年以上的45例患者.将塌陷者为一组,未塌陷者为一组,调出初次和末次随访影像资料,根据MRI最大冠状位上测量坏死区矢高与跨径及纵高与跨径,然后算出矢跨比和纵跨比.结果 无论是矢跨比还是纵跨比,右侧股骨头塌陷与非塌陷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跨比塌陷与非塌陷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塌陷组矢跨比明显大于未塌陷组.结论 纵跨比可以作为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指标之一,矢跨比可作参考,尤其是坏死发生在右侧髋时.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聚乙烯衬垫磨损后颗粒在髋和膝关节导致的骨溶解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含有聚乙烯假体的翻修患者19例,骨溶解程度、范围及假体松动程度进行分析,按部位分成两组:全髋置换组、全膝置换组。两组聚乙烯假体最长使用年限23年,最短5年。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髋关节聚乙烯骨溶解程度、范围远大于膝关节。结论聚乙烯磨损颗粒致髋膝溶解程度与颗粒大小、磨损受力方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4.
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24例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骨质疏松置钉困难者行钉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骨折脱位及病椎相邻椎体有陈旧骨折者行长节段固定;有神经症状及椎管占位〉30%者均行半椎板减压,后路颗粒骨植骨或复合经椎弓根植骨。结果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术前(42.8±4.5)%减少到(7.6±2.3)%(P〈0.05),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32.5±5.2)°恢复至(5.4±2.5)°(P〈0.05),椎管占位由术前(34.6±7.2)%恢复至(3.7±2.1)%(P〈0.05)。随访1年时上述各指标较术后1周时无明显改变(P〉0.05)。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恢复至C级1例,3例无恢复;B级3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C级5例恢复至D级4例、E级1例;D级8例均恢复至E级;E级4例无变化。腰背痛发生率12.5%,无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个体化手术方案是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讨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刮除术治疗肱骨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适应证,回顾性分析15例肱骨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情况.随访3年,15例患者均无恶变.术后病灶切除术组MSTS总评分为(28.9±7.3)分,病灶刮除术组为(20.1±5.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病灶切除术组生存质量评分为(93.45±6.58)分,病灶刮除术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3.41±9.45)分,术后3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病灶切除术组的术后功能恢复优于病灶刮除植骨术组,骨软骨瘤和骨样骨瘤可以采用病灶切除术联合自体植骨术治疗.  相似文献   
46.
周明平 《健康研究》2016,(6):661-663
目的:比较单切口与双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为尺桡骨骨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尺桡骨双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选择背侧单切口入路(单切口组)和桡尺侧双切口入路(双切口组),均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7 d单切口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显著低于双切口组(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2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前臂评分( 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切口组(P<0.05)。结论单切口与双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对前臂功能改善作用相当,但单切口入路术后疼痛轻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介绍防堵吸引器头管(简称防堵吸引管,发明专利号:ZL201210334696)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检测其在有较多骨碎块、骨水泥碎屑创面如髋、膝关节置换和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吸引管比较防堵的效果。方法将238例初次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或翻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防堵吸引管,120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吸引管,118例)。比较两组每台手术堵管次数、堵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每台手术堵管次数、堵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1)。更换长负压导管条数:观察组0条,对照组46条。结论应用防堵吸引管使绝大多数髋、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堵管,吸除碎屑等物简便、可靠、效果确切,术者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在髋、膝关节置换或翻修术中使用,防堵效果优良。该防堵吸引管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是理想的骨科手术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9.
50.
<正>患者,男,38岁,因高压电击伤致意识不清2 h,在当地县医院急诊予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后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查体:神志模糊,持续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双侧瞳孔直径约0. 2 cm,对光反应存在,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枕部及后颈部见约15 cm×13 cm头皮烧痂、缺损,局部颅骨外露伴渗出,见图1A。经我院ICU积极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病情转平稳,于2018年2月4日转我科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