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王慧  吴军 《中草药》2013,44(5):532-536
目的 研究角果木属植物十雄角果木Ceriops decandra树皮的二萜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十雄角果木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13-松香二烯-3β-醇(1)、18-羟基-8,11,13-松香三烯-7-酮(2)、8,11,13-松香三烯-3,7-二酮(3)、3β-羟基-8,11,13-松香三烯-7-酮(4)、15,18-二羟基-8,11,13-松香三烯-7-酮(5)、8,11,13-松香三烯-7β,18-二醇(6)、8,11,13-松香三烯-3β,18-二醇(7)、8,11,13-松香三烯-7α,18-二醇(8)、13β-羟基-8(14)-松香烯-3,7-二酮(9)、13β,18-二羟基-8(14)-松香烯-7-酮(10)、ent-8(17),13E-半日花二烯-15-醇(11)、ent-8(14)-海松烯-15R,16-二醇(12)、(5S*,8S*,9S*,10R*,13S*)-3-hydroxy-16-nor-2-oxodolar-3-ene-15-oic acid (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2.
很多微生物能够利用非核糖体肽合酶合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生物活性多样的小分子肽类化合物.组合生物合成是对控制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基因簇进行阻断、置换、重组或异源表达等遗传操作,从而达到利用生物技术和环境友好的手段构建化合物衍生物库的目的.组合生物合成在增加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数量,改良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提高天然化合物的产量,开发创新药物和酶制剂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非核糖体肽的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就非核糖体肽合酶的组合生物合成研究策略,从模块定点突变、替换、插入、删除、模块“洗牌”与异源表达等角度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深海放线菌Marinactinospora thermotolerans SCSIO 00652菌株的遗传操作系统,通过基因阻断研究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方法在对该菌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的基础上,以基因组序列中编码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s)的基因s102-A和s63-A为目标基因,利用PCR-targeting介导的基因置换技术构建了重组质粒,在加有3%海盐的培养基上,通过ET12567/pUZ8002属间接合转移导入SCSIO 00652野生菌。结果接合子通过一代、二代松弛培养都无法得到双交换突变菌株,松弛培养四代后经抗性筛选,双交换率明显提高,PCR分析结果显示s102-A基因和s63-A基因均被成功阻断,HPLC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株的发酵产物与野生型菌株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深海放线菌M.thermotolerans SCSIO 00652的遗传操作系统,为对其它基因进行遗传学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根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麻黄根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MS、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 从草麻黄根的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麻黄根素A(1)、麻黄宁A(2)、麻黄宁B(3)、麻黄宁D(4)、芹菜素(5)、山柰酚(6)、槲皮素(7)、二氢槲皮素(8)、3′, 4′, 5, 7-四羟基二氢黄酮(9)、儿茶素(10)、表儿茶素(11)、阿夫儿茶精(12)、表阿夫儿茶精(13)。结论 化合物7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赤雹Thladiantha dubia茎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和薄层制备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赤雹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1)、山柰酚-3-O-(6″-O-α-L-鼠李糖苷)-β-D-葡萄糖苷(2)、咖啡酸乙酯(3)、3, 4-二甲氧基苯乙酮(4)、豆甾醇(5)、胆甾醇(6)、α-菠甾醇(7)、(2R, 3S, 2′S, 4E, 8E)-Δ4(5), Δ8(9)-鞘氨醇-2′-羟基-十六碳酰胺(8)、1-(17Z-二十四碳烯基)-甘油醚(9)、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0)。结论 化合物3910为首次从葫芦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首次从赤雹属分离得到,化合物4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6.
羊齿天门冬根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MS、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羊齿天门冬根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6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methoxynyasin(1)、(+)-nyasol(2)、(?)-4′-O-methyl-nyasol(3)、iso-agatharesinol(4)、gobicusin A(5)、4-[5-(4-hydroxyphenoxy)-3-penten-1-ynyl] phenol(6)、1-methoxy-2-hydroxyl-4-[5-(4-hydroxy phenoxy)-3-penten-1-ynyl] phenol(7)、gobicusin B(8)、1-O-p-coumaroyl-3-O-feruloyl- glycerol(9)、1, 3-di-O-feruloylglycerol(10)、丁香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阿魏酸(13)、咖啡酸(14)、反式松柏醇(15)、香草酸(16)。结论 除化合物212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找出超声提取螺旋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对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固液比、超声提取时间4因素进行研究,并以提取的多糖量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考察,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 温度的适当升高、溶剂量的增大、提取时间的延长、适当增大提取功率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各因素的影响大小次序先后为温度>提取固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提取功率320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时间50 min,在优化条件下,螺旋藻多糖的提取率是3.295 3%,传统回流提取法螺旋藻多糖提取率为2.257 2%.结论 相对传统提取方法而言,超声提取具有迅速、节能、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螺旋藻多糖提取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海洋放线菌 Salinispora pacifica 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常压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海洋放线菌 S pacifica 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该菌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包括8个生物碱和4个苯环族类。分别鉴定为 N-乙酰色胺(Ⅰ)、3-醛基吲哚生物碱(Ⅱ)、3-醛基-5-羟基-吲哚生物碱(Ⅲ)、胸腺嘧啶(Ⅳ)、甲基酪胺(Ⅴ)、4-羟基-N-甲基苯甲酰胺(Ⅵ)、3-羟基苯乙酰胺(Ⅶ)、苯乙酰胺(Ⅷ)、对羟基桂皮酸(Ⅸ)、苯甲酸(Ⅹ)、对羟基苯甲酸(Ⅺ)和对羟基苯甲醛(ⅩⅡ)。结论 化合物Ⅰ~ⅩⅡ均为首次从本属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车前子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车前子多糖的研究进展,包括提取纯化、结构分析、含量测定、药理活性等方面,可为合理开发车前子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羊齿天门冬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羊齿天门冬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6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百部苷A(1)、天冬苷A(2)、小百部皂苷丙(3)、小百部苷B(4)、asparagusin A(5)、Asp-IV(6)、小百部苷C(7)、小百部苷D(8)、calonysterone(9)、5-deoxykaladasterone(10)、25-hydroxydacryhainansterone(11)、stachysterone C(12)、stachysterone B(13)、蜕皮甾酮(14)、β-蜕皮甾酮(15)、20,22-异丙亚二氧基蜕皮甾酮(16)。结论化合物2、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天门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