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痉挛型脑性瘫痪中,足部的马蹄痉挛畸形是常见的后遗症,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影响了疗效和康复。我们自1998年3月对32例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患儿进行了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selective microsurgical tibial neurotomy,SMTN)加跟腱皮下滑行延长术治疗,达到一次性解痉矫形,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164例儿童脑瘫(CP)的脑部CT表现,发现异常者151例,占93%。CT异常表现;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容量减少(124/137);②脑室扩大,变形(114/137);③脑室外脑脊液(CSF)间隙增宽(87/137);④脑实质内低密度区(12/137)。⑤其它如先天性脑畸形(27/137)等。这些异常所见与患者临床表现关系密切。本研究显示了影像学检查对CP的诊断价值.突出了PVL及其后遗改变在CP发病学中的作用。文中资料表明,早产可能是重度脑白质丧失的最重要因素;大脑纵裂中后份增宽是重度脑组织丧失的征象;出生后脑缺血缺氧可能是CP患儿重度脑室扩大的主要原因;CP患儿脑部病变以一侧为主者常表现为对侧肢体不同程度中枢性瘫痪。  相似文献   
63.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信息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为其初起损害多有粉刺,所以本病又称为粉刺。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24%,尤其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有人统计约有30%~50%的青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一般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病程长久经过缓慢,30岁以后病情逐渐减轻或自愈。但部分患者会因病情较重,即使愈后也会留下瘢痕。中医称本病为“粉刺”、“肺风粉刺”。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研究本病,无论是基础理论、辨证治疗等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进展。为方便广大医疗科研人员对本病的研究,提供以下信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张进军  陈之罡 《中医杂志》1995,36(11):675-676
神经原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最常见的合并症,根据J Blandy分类法,可把SCI所造成的神经原性膀胱分为核上型、核及核下型两类。所谓核及核下型膀胱是指脊髓排尿中枢腰2~4及其以下水平受损所导致的膀胱平滑肌肌力低下,膀胱容量相对增大,膀胱压力降低的一类病症。这部分病人由于膀胱括约肌张力不  相似文献   
65.
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和技术在肢体伤残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利  崔寿昌 《中国康复》1995,10(3):108-110
应用伊利扎诺夫(Ilizanov)外固定器和技术在肢全伤残康复治疗中,53例患者的59个肢体进行了治疗,其中,肢体延长42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加压固定6例7个肢体、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短4例5个肢体、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加压固定1例,均达到满意康复效果。尤其对严重的胫腓骨粉碎性骨白整复固定,对短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进行加压时延长肢体取得了确切的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截肢后残疾人综合康复策略。方法个案分析。9岁女童,因车祸骨毓以下截肢。各学科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组成康复团队,进行综合康复。结果4个月后,女童装上假肢,恢复清纯女孩的外观形象,学会使用假肢、轮椅或特制的小滑板代步,日常生活能力(ADL)提高,正常上学,成绩优秀;将来准备向残疾运动员方向发展。结论综合康复可以实现残疾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7.
功能性电刺激的原理,设计与应用(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三部分阐述功能性电刺激(FES)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第一部分讨论电刺激的阈值,募集顺序等概念,第二部分介绍肌内电刺激的安全参数范围,组织损伤,并讨论刺激器的设计。第三部分以C5/C6患者手功能重建为例,阐明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8.
赵艳春 《中国康复》1995,10(4):165-167
7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SCI),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SCL-90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社会支持、ADL自理能力、对病情的认识及婚姻,其中以社会支持核心主导因素。而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教育水平和损伤程度对心理状况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9.
脑卒中偏瘫的继发障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脑卒中偏瘫患者常有肩关节半脱位、肩 -手综合征、肩痛、体位性低血压、关节挛缩等继发障碍。因此 ,应在发病早期即采取康复措施 ,预防继发障碍的发生 ,对已发生的继发障碍应积极治疗。1肩关节半脱位脑卒中患者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从解剖学上看 ,肱骨头的 2 / 3处于关节囊外 ,肩关节自身的稳定性差 ,需要韧带和部分肌肉来加强固定肩关节。固定肩关节的肌肉其纤维呈水平走向 ,可加强关节囊水平方向的紧张性 ,防止向下方脱位。另外 ,关节囊上部的喙肱韧带 ,也可起到加强关节囊的作用。脑卒中后 ,这些固定作用减弱或丧失 ,加上患肢本身的重力…  相似文献   
70.
骶神经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骶神经刺激(SNS)治疗脊髓病变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骶神经测试系统,经皮穿刺刺激S,神经根治疗12例因各种脊髓病变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排尿日记、尿量及患者症状评分评价疗效。结果8例患者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其中3例接受永久性SNS器植入治疗;4例患者无效。结论SNS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所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特别是能缓解患者尿频、尿急症状,但要注意适应证和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