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729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在《金匮要略》等5种中医古籍中,橘枳姜汤的方证、药量、药用单位存在诸多差异。文章融合版本学、文字学以及中医理法方药的研究方法,对各书异文进行全面考证,提出:橘枳姜汤的方证包括胸中证、咽喉证、口中证,胸中证表现为胸中气塞,甚者有胀满之感,同时可兼有短气;咽喉证表现为噎塞,咽喉部的痒与干涩;口中证表现为燥唾,吐涎沫,其中又以“胸中气塞”为核心。药量以“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最为可靠。根据古今度量衡折算标准及方后煎服法,从古代文献角度为本方的现代应用提供用量参考:陈皮110 g,枳实21 g,生姜55 g。橘枳姜汤错综复杂的异文现象,显示了传世方书文本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应扎实做好文字辨析、医理推敲、判断取舍的文本考释,为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系统评价癃闭舒胶囊联合化学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癃闭舒胶囊联合化学药治疗BPH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后,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RCTs,涉及患者1 997例,其中治疗组1 015例、对照组9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提高总有效率[RR=1.22,95% CI(1.16,1.29),P<0.000 01],降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MD=-4.27,95% CI(-4.58,-3.95),P<0.000 01],减少膀胱残余尿量[MD=-8.02,95% CI(-9.58,-6.06),P<0.000 01],缩小前列腺体积[MD=-2.52,95% CI(-4.79,-0.25),P=0.03],提高最大尿流率[MD=3.15,95% CI (2.24,4.07),P<0.000 01],降低生活质量评分[MD= - 0.80,95% CI(-1.35,-0.25),P=0.004],降低中医症状评分[MD=-2.58,95% CI(-4.88,-0.29),P<0.03],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MD=0.66,95% CI(0.51,0.86),P=0.002]。结论 癃闭舒胶囊联合化学药治疗BPH疗效优异、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广泛,但仍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RCT验证。  相似文献   
993.
结直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结直肠癌多由此演变而来。"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基于此理论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机及论治思路,认为阳气亏虚及阳郁不伸所造成的"阳化气"不足为结直肠息肉发病之本,"阴成形"异常是结直肠息肉发病之标。临证治疗当以温通阳气为先,贯穿始终,并结合阴邪侧重的不同,辨证施以多法消减阴形,复失调之气化,同时注意日常调养生息固护机体阳气,最终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4.
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诊疗的主要思维模式,在异病同治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过度强调辨证论治,易忽略“病-症-因-机”。《伤寒杂病论》所云“但见一证便是”以柴胡证为例体现了抓主症思维在诊疗中的应用,然而直接将方与症对应有简化诊疗思维的倾向。基于此,提出“独藏”辨治理论,“独”作“单独”“独一个”之意,“藏”作“深藏”之意,通过辨识深藏在诸多症状中的独有核心症状,执简驭繁,从而实现中医辨病整体观与辨症精准化相结合。并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伏气温病、肥胖的辨识为范例,探讨以辨主症为核心,疾病为纲领,辨证为枢纽,上连审因,下达求机的“病-症-证-因机”相结合的“独藏”辨治思路,以期为现代中医诊疗思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病的影响因素,探讨衰弱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于老年病科住院的424例老年患者进入研究。使用Freid量表评估患者衰弱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T值,评估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收集并比较不同衰弱程度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学历水平、退休前工作性质等)、生理健康状况(用药种数、患病种数、睡眠质量、牙齿状况)、生活习惯(烟酒史、运动频率、饮食习惯)、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上臂围、小腿围)、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30 s坐立个数、单腿直立时间),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衰弱发病的影响因素。比较骨质疏松症与非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衰弱的发生率、Freid量表得分及步速和握力水平。结果 424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衰弱149例(35.1%)、衰弱前期185例(43.6%)、无衰弱90例(21.2%),骨质疏松症227例(53.5%)、非骨质疏松症197例(4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衰弱水平患者的年龄、BMI、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运动频率、饮食习惯、睡眠质量、牙齿状况、退休前工作性...  相似文献   
996.
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中医药防治AS斑块疗效确切,但缺乏对AS斑块深入系统的中医学理论探讨。结合中西医学研究成果,课题组提出AS斑块“血脉微癥”理论,认为AS斑块以正虚为本,瘀毒为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癥积内生为主要病理表征。临证可以“血脉微癥”理论为指导,以益气活血、解毒消癥为主治疗AS斑块。本文以中医学“瘀毒”理论为切入点,阐释“血脉微癥”理论内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AS斑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7.
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开展70余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阶段国家一再强调中西医结合。如何做到中西医结合发展,仍然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西医发展史的梳理,中西医结合发展不同阶段的思考,提出突破中医和西医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途径,掌握中西医两套知识体系的中国医学工作者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因素两个观点,从医学发展史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中西医深度的有机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正>微血管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是指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运动或休息时心电图提示缺血性ST段下移、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2017版《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从微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出发将其命名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2],  相似文献   
999.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疾病之一,“微生物-脑-肠轴”包括肠道菌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肠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免疫学、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微生物-脑-肠轴”在CRC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中医药凭借中医思维优势,以中医整体观认识CRC,脑肠同治,在脑-心-神及肠-脾-肝2个方面对机体进行调节,维持“微生物-脑-肠轴”的相对平衡,进而防治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000.
为规范针刺效应的信息化表达,实现针刺效应知识的重用与共享,本研究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两方面梳理针刺效应领域相关知识,基于国际标准ISO/TS 16843-6:2022,采用七步法及Protégé5.5.0工具对本体进行构建。共构建了199个类,包括穴位、针刺疗法、针刺手法、生物过程、基因及基因产物、失调、解剖结构7个大类,12个对象属性,1 108个实例,5 123条公理。建立起具有针灸学特色的语义网络,实现了针刺效应知识的结构化表达,为针灸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