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介绍一种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心理治疗技术与具体操作方法,以丰富现代l临床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整理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中医系统心理疗法中一项具体的操作技术.结果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情志干预技术是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与经验积累,己逐步规范,趋于成熟.结论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情志干预技术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介绍一种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心理治疗技术与具体操作方法,以丰富现代l临床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整理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中医系统心理疗法中一项具体的操作技术.结果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情志干预技术是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与经验积累,己逐步规范,趋于成熟.结论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情志干预技术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调查地震灾后学生、教师及群众三组群体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及严重程度,探讨灾后不同群体幸存者的心理特征.方法 在汶川地震后的第26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理救援队在四川德阳、绵竹地区用自编一般情况表、事件影响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了学生(42例)、教师(40例)和群众(37例)辛存者的心理卫生状况.结果 ①地震后学生、教帅及群众三组事件影响量表(IES)≥20分的分别是69%、80%及91.9%.三组人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严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F=5.611,P=0.005<0.01);其中,群众组高于学生组(P=0.001),学生组和教师组、群众组和教师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焦虑:这三组人群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值分别为6.199、4.741、7.366,P均<0.001).三组之间焦虑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6,P=0.038):其中,群众组显著高于学生组和教师组(分别为P=0.029、P=0.022);学生组与教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抑郁:三组人群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值分别为2.218、2.298、3.462,P值分别为P=0.032、P=0.027、P=0.001).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70,P=0.514).结论 在地震灾后约一个月,学生、教师及群众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焦虑及抑郁症状明显,其中群众组的PTSD症状、焦虑症状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介绍一种适于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心理治疗技术,以丰富现代临床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整理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中医系统心理疗法中一项具体的操作技术.结果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想象疗法是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的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与经验积累,该方法的具体应用技术已逐步规范,趋于成熟.结论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想象疗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从古代文献初步探讨谷劳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方剂。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阴盛阳虚、脾胃虚弱、不胜谷气、湿胜,治当温阳、补虚、燥湿行气;温阳祛寒宜大麦椒姜汤,脾气下陷宜升阳补气汤,脾肾元气同调宜参术汤,行气燥湿健脾宜沉香汤。  相似文献   
97.
在中医心理病因研究中,从教育层面提炼出保护缺失。本文从保护缺失的定义、成因、分型、影响、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中医心理病因的发展、中医心理家庭治疗、中医心理治未病之家庭教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助眠健身气功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实际完成27、29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治疗组习练助眠健身气功。两组疗程均为4周,每日1次,每次30 min。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Spiegel睡眠量表(Spiegel sleep inventory,SSI)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PSQI、SSI各因子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QI量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因子分、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于PSQI评分和SS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助眠健身气功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
中医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卫东 《世界中医药》2013,8(4):361-364
回顾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阐述了中医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对未来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提出了几种思路,是对中医心理学未来工作内容的展望。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对中医学理论和中国临床心理学乃至世界临床心理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