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桑志成  温建民 《中国骨伤》2002,15(4):232-232
锤状趾是足部的常见畸形.杨雷[1]曾报告运用大切口治疗锤状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自1995年起,我们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锤状趾35例(62趾),优良率98.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中国药典》雄黄炮制用法用量刍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药典》雄黄炮制用法用量刍议张静楷(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李萍(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100700)雄黄是有毒中药,其主要成分二硫化二砷(As2S2)。过去,在中医药界认为毒性很小,故在中成药中应用较广,其中夹杂的三氧化二砷(As2O3,俗称砒霜)毒性很大。因此,应当选择能更有效降低毒性的炮制方法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现就《药典》(指《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的雄黄炮制及用法用量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3.
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于栋  武震  张淳  张军  孙树椿 《中医正骨》2004,16(8):54-55
目前国外尚无交感型颈椎病分型报道,Barre-Lieou提出的"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认为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了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出现椎-基底动脉缺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与国内椎动脉型颈椎病相似.亦有学者认为这些交感症状是由颈神经根受刺激,颈反射受阻以及颈椎交感神经受累引起.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试图对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作以较系统而全面的解释,但由于人体的特殊性和明显的个体差异以及动物模拟试验无法获取与人类相似的生活及社会条件,给科学研究的深入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84.
再谈气血学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继华 《中医正骨》2004,16(1):51-52
气血学说系中医药学之基本理论,又系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中之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体气血生理、骨伤科疾病之气血病机、病症、治法之有力理论依据,故对从事骨伤科之医者而言,习悉气血学说之理论,实属必要,盖此学说对临床医疗实践及教学科研均有重要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复方中药银黄口服液有效成分膜分离工艺及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对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有效成分黄芩苷、绿原酸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膜分离工艺条件。结果:所得口服液与水煎液比较,绿原酸和黄芩苷膜分离的转移率分别是96.82%,92.37%;正交结果显示加水量、加水点对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膜分离技术可用于复方中药银黄口服液的制备;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为过滤液的加水量及加水点,在一定范围内,加水点偏后及加水量较多时有效成分收率高。  相似文献   
86.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俗称"岔气",属中医学称之"骨错缝"[1]的范畴,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患.我科自2002年6月~2004年6月,采用端提法[2]及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3],配合预备手法及善后手法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中药髓复康对脑脊髓损伤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髓复康(SFK)对实验性脑脊髓损伤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通过脑缺血再灌注和脊髓半横断损伤实验,观察SFK对于脑水肿和脊髓损伤后血液流变性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全脑含水量明显增加,SFK干预后仅轻微增加;②脑脊髓损伤后血液由低凝转为高凝,SFK干预后使高凝转为低凝;③基因芯片检测发现,脊髓损伤后出现众多的差异表达基因,SFK干预可以调节某些基因表达的,如上调脂皮素、载脂蛋白CI-II、半胱氨酸蛋白酶和纤溶酶原,下调弹性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粘附分子。结论:SFK能纠正脑脊髓损伤早期的血液流变性和基因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88.
高张葡萄糖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高张葡萄糖复合液硬膜外注射 ,并与临床应用较多的生理盐水复合液设计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对疗效进行评定。材料与方法 :30例经临床检查和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腰腿痛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 :1组 (n =15 )男性 11例 ,女性 4例 ,年龄 4 6± 14岁 ,病史 2个月~ 2 0年 ,其中腰3~ 4 椎间盘突出 2例 ,腰4~ 5椎间盘突出症 4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1例 ,腰3~ 4~ 5两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2例 ,腰4~ 5、腰5骶1两节段椎间盘突出 3例 ,腰椎手术后复发疼痛 3例。 2组 (n =1…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机械性损伤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的体外培养模型,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Wistar大鼠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至16d进行划伤实验,分为划伤组和对照组(未划伤);每组有7个时间点,分别为划伤后0,2h,6h,12h,24h,48h,72h。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染色,观察划伤组和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且进行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从划伤后2h-72h,同对照组相比,划伤组星型胶质细胞明显增生,细胞内GFAP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的体外培养划伤模型能模拟髓组织受到机械损伤后,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及细胞内GFAP表达升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0.
王宏 《中国骨伤》2000,13(5):283-283
《内经》中描述肾与骨关系的述语有三种,即:“肾合骨”、“肾应骨”、“肾主骨”。历代文献中,三者大量用于解释骨及与骨相关疾病的病机,并指导诊断治疗,但三者有无区别尚无定论。因此,有必要对《内经》中肾骨关系三种基本涵义进行探讨。1 肾合骨  “肾合骨”之说始于《内经》。《内经》中关于“合”的含义主要言属性归类和脏腑的在体外合。从“合”的涵义来看,“肾合骨”应被理解为骨为肾在体的外合、肾之精气通于骨。肾主藏五脏六腑之精气,骨为藏髓的器官,既受髓的充养又有化髓的功能,骨与髓是相互影响的。精髓同类,骨通精髓,即肾之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