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4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543篇
内科学   16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科学   302篇
综合类   463篇
预防医学   35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631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1.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分类之我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疫苗可预防疾病通过有效的预防接种而显著减少或消灭 (消除 ) ,人们对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就显得越来越关注。如何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可以纠正预防接种实施差错 ,并有助于区别偶合症和真正的疫苗不良反应 ,以维护预防接种工作的信誉 ,推动国家免疫规划的正常实施。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正确的分类 ,对如何认识和处理不良反应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分类有多种类型 ,看法不一 ,有一定分歧。如何统一看法 ,求大同存小异 ,使之逐步接近 ,还是有可能的。以下是笔者关于对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分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扩张症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扩张症(CE)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扩张症的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硝酸异山梨酯和通心络两组,疗程6个月,观察对心绞痛发作及运动平板试验的影响。结果治疗后,通心络组总有效率90.0%,硝酸异山梨酯组总有效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在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是治疗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院2003年6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13例,其中合并有脊髓肿瘤者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跃琴 《上海护理》2004,4(6):29-30
中心静脉置管(CVC)是一种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方便治疗的常用技术,但CVC所引起的导管感染是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为了探讨化疗患者导管感染的相关性因素,对应用CVC的肿瘤化疗患者所引起的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氧雾化吸入备劳特和爱喘乐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择 15 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备劳特和爱喘乐 ;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 87.3% (96 /110 ) ,总有效率 99.1% (10 9/110 ) ,临床治愈率 94 .5 % (10 4 /110 ) ;对照组显效率 2 2 .9% (11/48) ,总有效率 6 0 .4 % (2 9/48) ,临床治愈率 5 4 .2 % (2 6 /48)。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 (P <0 .0 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 5 )。结论 :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备劳特和爱喘乐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5岁.因上腹部隐痛2月,于2006年5月31日入院.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无恶心、呕吐,无泛酸、暖气,不伴畏寒、发热及黄疸等.  相似文献   
17.
结肠癌增殖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分裂、DNA合成关系密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我们将PCNA和AgNOR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的指标,探讨它们与结肠癌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早期和当前医院网络服务器集成方案,即:" 1+ 1"和 HA方案的" 2+ 1"模式,分析探讨了 HA方案的" 2+ 2"模式和更高可靠性能的 CA容错服务器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AA)对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及释放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影响. 方法:5?S RPMI-1640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荧光染色观察活细胞数目;酶动力学检测LDH活性,比色法检测NAG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放射免疫法测定ET、Ang-Ⅱ的浓度.结果: (1) AA 40、80、160 μg/ml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结晶紫OD值显著减少,与无AA对照组比较P<0.01.在AA 40 μg/ml作用下,随着时间延长,活细胞数目逐渐下降,显示AA对细胞损伤有一定的延续性;增加LDH释放率和NAG酶水平,与无AA对照组比较P<0.01.细胞超微结构观察:AA 40 μg/ml作用24 h后,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改变,以核变异最突出, 出现染色质浓染、核边集、核缺失、核膜卷曲增厚,线粒体肿胀等严重细胞损伤改变.AA( 40、80、160 μg/ml)可明显刺激细胞释放ET、Ang-Ⅱ,与无AA对照组比较P<0.01.[ HT5"H 结论:马兜铃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损害作用,使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损伤性改变,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Ⅱ,此作用可能与 AA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MICS)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很大影响,与预后不良有关。MICS营养不良-炎症反应与AS三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目前还存在大量未知数,但临床研究中已有丰富证据提示MICS是一个多因素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状态。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引起PEM和慢性炎症状态的原因有部分是相互重叠的,深入系统地研究MICS的进展机制,筛选敏感可靠的预测指标,积极进行早期干预,对逆转病情,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