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ACTH 非依赖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症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症(AIMAH)的评价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IM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AIMAH患者除具有库兴综合征的临床和生化特点之外,还有如下特点: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不被抑制,血浆ACTH低水平,CT显示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改变,病理检查为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或腺瘤样增生,单侧肾上腺切除症状可缓解3-4年,双侧肾上腺切除可治愈,术后无Nelson征。结论:AIMAH具有独特的内分泌、CT和病理学特点,是一种独立的库兴综合征病因。  相似文献   
6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毒学免疫表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或称Kikuchi病,KD)可能致病的病毒因素。方法 对30例KD存档蜡块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另取5例非特异性淋巴结炎(NLD)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KD及NLD组织内HBsAg均阴性。HPV在KD和NLD中均有高表达(66.7%和60%),HSV-2也在部分KD(40%)和NLD病人(20%)出现阳性。此外,有36.6%(11/30)的KD病人EB病毒阳性,而NLD淋巴结内EB病毒阴性。结论 HBsAg、HPV和HSV-2可能不是KD的致病因子。EB病毒在KD感染率较高,而在NLD阴性,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阿霉素(DOX)对原代胃癌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应及诱导细胞凋亡能力,同时研究上述效应与胃癌组织P-糖蛋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39例分离纯化后的人新鲜胃癌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DOX溶液。用台盼蓝染色和MTT法检测经化疗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活力及代谢活性的变化;另用TdT法和正常免疫小鼠肾包膜种植法(SRC法)分别检测DOX体外促凋亡效应及体内抑瘤率: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GST-π和P—gp表达情况。结果 经阿霉素作用后,体外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代谢活性下降及细胞凋亡。不同个体肿瘤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不同,血浆峰浓度下,低分化胃癌与高分化胃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30.98%及27.42%。10倍血药浓度下阿霉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单倍浓度(41.81%vs29.86%,P=0.046)。阿霉素诱导原代胃癌细胞凋亡的平均凋亡率为19.86%,还能明显抑制体内移植瘤的生长。39例胃癌标本GST-π和P—gp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7%(26/39)和58.97%(23/39),前者表达阳性者与ADM耐药性无明显相关,而后者表达阳性者对ADM显示了较强的体外耐药性。结论 阿霉素可能通过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在内的多种途径杀伤原代胃癌细胞,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gp表达检测结合MTT体外药敏试验有助于预测DOX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选择合理的标本处理方法 ,提高外周血基因转录本检测的灵敏度。方法  5 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分别以淋巴细胞分离液 (FICOLL)和红细胞裂解液 (RLS)处理后提取RNA ,以荧光定量RT PCR技术检测 β actin基因和CEA基因转录本。 结果 RLS法和FICOLL法定量检测 5 3例外周血标本的 β actin基因转录本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1.19× 10 6和 2 .4 0× 10 5拷贝 /ml,2组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RLS法检测 5 3例中 13例为CEAmRNA阳性 ,阳性率为 2 4 .5 % ;FICOLL法检测到 5例阳性 ,阳性率 9.4 % ,RLS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FICOLL法 (P <0 .0 5 )。结论 RLS法分离外周血有核细胞的效果优于FICOLL法 ,有利于提高基因表达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5.
超声刀对胆囊管钳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明亮  臧潞  郑民华  蒋渝  李烨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5):449-450,453
目的用超声刀对猪胆囊管进行凝固、切割,观察有无残端胆漏的发生,进一步探讨超声刀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将10头20kg左右的家猪分成A和B两组,A组于腹腔镜下用超声刀在Levd3档3s凝固,切断胆囊管,B组用超声刀同样条件下切断胆囊管后,再在胆总管远端钳夹钛夹一道。手术中切除胆囊,观察10min,手术后3d开腹观察胆囊管残端有无胆漏发生,并取胆囊管残断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在手术中及手术后3d胆囊管残端均无胆漏发生。B组术后第3天有1例发生胆囊管残端漏。胆囊管残端组织病理学检查两组组织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管壁血管栓塞,管腔内有坏死和凝固物,但仍有腔隙存在。1例胆漏的残端组织也有炎症细胞浸润,腔内无坏死和凝固物,腔隙明显。结论超声刀对较细的胆管有切断和钳闭作用,而对粗的胆管及有胆道压力增高情况的病例有发生胆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气道上皮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情况。方法 混合烟雾吸人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形成的系列发展模型:SP法测定气道上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并与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半定量评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数及分类以及肺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中,气道上皮ICAM-1的表达呈逐渐上调趋势,与气道病理变化及肺组织MPO活性呈正相关(分别为P〈0.01,P〈0.05)。结论 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中,ICAM-1为介导炎症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53例肾穿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肾小球局灶节段性透明变性及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在小儿原发性FSGS中是一个较为特性的表现。原发性FSGS中,尖端病变一型预后良好,一部分轻微病变患者可能发展为FSGS。出现继发性FSGS则是预后不良的表示。结论:区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FSGS对临床治疗,估计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8.
闫骅  吴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5(5):243-244
粒细胞肉瘤 (GruanulocyticSarcoma,GS) ,又名绿色瘤 ,是髓系细胞在骨髓外恶性增生所形成的局限性肿块 ,多见于 2 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 ,通常与AML ,CML ,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向原始细胞转变期等骨髓增生疾病相关。GS一般与AML同时出现或出现在AML缓解期或成为AML复发时的首发表现 ,而GS单独出现 ,诊断时骨髓无阳性发现 ,我们称原发性GS ,罕见。根据从原始细胞到较成熟分化好的粒细胞所占百分比的不同 ,GS可分为 3型 ,①母细胞型 ;②未成熟型 ,指肿块中的细胞多为原始细胞和髓系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69.
陈楠  费虹明 《现代免疫学》1997,17(6):344-346
利用聚合酶链区应(PCR)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技术对47例经临床及免疫荧光证实的IgA肾病(IgAN)患者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IgAN患者组DR4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相反DQB1*0602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下降。IgAN患者中蛋白尿组DR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肉眼血尿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约 1/4 DR4基因阳性的IgAN病理表现为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IgAN肾衰组DR4阳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衰组。由此可见,IgAN中HLA-DR4基因频率而著增高, DR4阳性IgAN临床多表现蛋白尿,易发生肾衰,病理多呈局灶节段硬化型;DQB1*0602等位基因对IgAN可能有一定抵抗性。这些研究结果提示IgAN有免疫遗传的背景。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伴神经内分泌癌、腺癌的食管息肉样癌的病理特点和来源。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研究1例伴神经内分泌癌分化和2例伴腺癌分化的食管息肉样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大体呈息肉状。镜检1例见大量巢团状排列的小圆形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成分位于肉瘤样癌之间,神经内分泌癌成分chromogranin、NSE( ),鳞状上皮黏膜间可见角化的鳞状细胞癌;2例伴腺癌成分的食管息肉样癌,局部呈腺管状排列,鳞状细胞癌和腺癌CK( ),肉瘤样成分见多形性梭形细胞,核分裂及异型明显,α-SMA( ),CK(-)。结论 伴神经内分泌癌,腺癌的食管息肉样癌突起见,它所含的多向分化成分可能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