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8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2987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87篇
综合类   1192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170篇
  7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以及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Fbg)等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影响。方法:对51例脑梗死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分成两组,比较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血液中TC、TG、LDL、HDL-C、apoprotein Al、apoprotein B、空腹血糖(FBG)和Fbg的含量;观察梗死侧与非梗死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0.6%,与无斑块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元显著性(P>0.05)。斑块组TC、LDL、aporprotein B、FBG及Fbg较无斑块组增高(P<0.05),HDL-C的含量则降低(P<0.05);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定期颈动脉超声和对血脂血糖等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和筛选脑梗死高危病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2.
葡萄酒色斑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s,PWS)又称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组织学上,PWS位于真皮浅层,由许多异常扩张的成熟毛细血管组成,不伴有明显的内皮细胞增殖。由于PWS没有自发消退迹象,因此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3.
角质形成细胞在色素增加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色素增加性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色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在色素,如黑色素、胆色素等;另一类是外在色素,如食物中的胡萝卜素、药物和重金属。其中尤以黑素细胞合成的黑素过多或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各类色斑最为常见,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4.
眶压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压是眼眶内软组织对周围眶壁及前方眼球眼睑产生的张力。可用手指或手掌压迫眼球来主观评价眶压,或者使用各种眶压计来间接或直接测定眶压。眶压对诊断眼眶疾病、评价治疗效果及监测眼眶外科手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眶压的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发病率较低,仅为颅内血管畸形或脊髓新生物的1/10左右.本病可能与其它组织的血管异常同时存在,如皮肤血管痣(Cobb综合征),皮肤、粘膜病变,和Klipple-Trenaunay-Weber综合征等.本文报告的与胸腔血管畸形同时存在的脊髓血管畸形,我们尚未见诸报道.本文还结合文献就脊髓血管畸形导致脊髓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6.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口咽部少见肿瘤,预后极差,治疗以外手术为主,临床统计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本病例采用放疗结合平消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生存至今已7年,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7.
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羟氯喹及羟氯喹与白芍总苷两者合并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并且同时比较两种定性疗效评价方法,对OLP的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两组初诊患者,分别采用羟氯喹及羟氯喹与白芍总苷治疗三个月,使用绝对数值标准和相对变化标准分别计算。结果:白芍总苷和羟氯喹联合用药,对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有效。单用羟氯喹治疗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无效。对于OLP斑纹型损害,两组均有效。白芍总苷和羟氯喹联合用药治疗OLP,可以减少羟氯喹的不良反应。采用"绝对数值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与采用"相对变化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具有记录简便、评价准确的优点。结论:白芍总苷辅助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绝对数值标准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增殖性疤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疤痕表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以正常皮肤、正常疤痕为对照,检测增殖性疤痕中VEGF表达,并研究VEGF与表皮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的相关关系。结果:增殖性疤痕内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疤痕、正常皮肤有显著差别。VEGF主要由疤痕表皮角朊细胞分泌,且VEGF蛋白和VEGF mRNA的表达与疤痕组织表皮细胞增殖、血管新生高度相关。结论:增殖性疤痕中VEGF蛋白和VEGF mRNA的表达与疤痕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良性淋巴上皮病、淋巴上皮癌、MALT淋巴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淋巴上皮病(benign lymphoepithelial lesion)、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lymphoma)是3种性质不同但又存在某些关联的病变,本文对3种病变的病因、组织病理学表现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叶为民等论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0.
女性乳头内陷是整形外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病例。在影响哺乳功能和乳房外形完美的同时,又常常并发乳头的慢性炎症。我们从2002年6月开始应用双三角乳晕瓣修复青年女性乳头内陷畸形10例共18个内陷乳头,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