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15篇
综合类   286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59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严重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维  陈云丰 《实用骨科杂志》2008,14(12):728-730
目的探讨严重跖跗关节脱位及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9例严重跖跗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均采用内固定和外固定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美国骨科矫形足踝协会足评分标准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分别评价足术后功能状况及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29例随访1~5年(平均2年),感染1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结论通过解剖及功能复位,给予内或外固定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使严重跖跗关节损伤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了病残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07年10月对2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扩大椎板切除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自体骨填塞Cage行椎间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应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断钉及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方法,它可同时进行神经根减压及重建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一次住院再次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员住一次医院,经历两次以上手术,一类属病情需要,如结肠癌二期或三期手术;另一类属一次手术后因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再行手术。本文就后者情况,分析原因,以期从中吸取有益教训,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4.
吴唯勤 《上海护理》2009,9(4):95-96
肿瘤的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目前更重视综合治疗。而化学治疗是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虽然目前已生产出口服的化学治疗药物,但静脉给药还是化学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化学治疗药物对静脉刺激的程度较重,一旦外渗,将会造成组织的损伤、溃烂和坏死,甚至畸形,给患者带来了无尽的苦痛和烦恼。  相似文献   
95.
病理诊断具有确定疾病的性质进而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肿瘤诊断中,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病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病理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现就结直肠癌病理学的新进展、新观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6.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之势。其中约有3/4的患者为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手段。腹会阴切除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曾被公认为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术式。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保肛手术已取代腹会阴切除术成为直肠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7.
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胥建党  何绍旋 《中国医药》2010,5(11):1040-1041
目的 评价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择期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的成年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组Ⅰ~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2~80 kg,完全随机分为2组,均选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未用控制性降压,拉贝洛尔组经微泵静脉注射拉贝洛尔,使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25%左右,监测心电图、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记录术毕清醒时间及麻醉前(T0)、降压开始30 min(T1)、降压结束20 min(T2)三个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拉贝洛尔组能按预定目标降到需要的血压值[T1时达到(67±7)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T1时达到(84±10)mm 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31.2±30.5)min,(107.3±29.2)m1]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73.6±18.3)min,(230.2±36.4)ml](均P<0.05),术毕清醒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安全有效且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8.
笔者近年来运用家传经验方“利咽饮”治疗阴虚喉痹1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特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2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租倒;年龄最大54岁,最小18岁,以25~35岁女性为多见;病程最长5年,最短10个月。职业以中小学教师为最多见。男性患者中嗜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临床诊断为PCS的116例行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治疗性ERCP指征的80例(68.97%)进行内镜治疗。结果全组116例胆管显影率为100%,胰管显影97例(83.62%)。PCS原因为胆总管结石56例(48.28%),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及憩室内乳头19例(16.37%)、胆囊管残留过长并胆囊管结石15例(12.93%),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13例(11.20%)、Oddi’s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4例(3.45%),十二指肠乳头肿瘤3例(2.59%),胆总管损伤狭窄2例(1.73%),硬化性胆管炎1例(0.86%),胆管癌1例(0.86%),残留胆囊伴结石1例(0.86%)及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1例(0.86%)。行EST取石57例次,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疗20例次,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23例次,内镜下胆管内自膨性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1例次,胰管括约肌切开取石1例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内镜治疗的80例中,75例获得随访3—12个月,74例(98.67%)症状缓解。结论ERCP是PCS病因诊断的金标准,PCS是ERCP治疗的适应证,对有内镜治疗指征的患者,治疗性ERCP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张树方  张黎 《上海医学》2000,23(7):437-438
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有几种方法,术后常有颅内积气及再出血情况。我科自1996年9月~1999年7月共进行了2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冲洗、持续负压引流术,取得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病人,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52~86岁,平均58.6岁。病因:20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2例病因不明。病程3周~3个月,平均52d。主要症状与体征:2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4例出现恶心、呕吐,有意识障碍3例(嗜睡、朦胧、精神症状各1例)、视力减退1例、偏瘫18例。头颅CT扫描可见一侧额、颞枕部有明显占位效应,同侧脑室受压变形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