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15篇
综合类   286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59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01.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污染细菌的种类、细菌毒性、细菌数量、患者的原发病及免疫功能有关.轻者易被误认为发热性输血反应,重者可致受血者死亡.虽然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已极其少见,但不是不见.血小板是在(22±2)℃保存,细菌污染更不容忽视.现将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的有关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2.
曲唑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病人睡眠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比较曲唑酮和帕罗西汀对焦虑症病人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4 5例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 2组。曲唑酮组 2 2例 ,给予曲唑酮 5 0~ 10 0mg·d- 1,qn× 8wk。帕罗西汀组 2 3例 ,给予帕罗西汀2 0~ 4 0mg·d- 1,qn× 8wk。结果 :睡眠障碍因子评分 :在 1wk时 ,曲唑酮组 3.0±s 1.7,帕罗西汀组4 .0± 1.6 ;在 2wk时 ,曲唑酮组 1.3± 1.2 ,帕罗西汀组 2 .3± 1.3(均P <0 .0 5 )。总睡眠时间 :2组比较在 1wk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在 2wk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早醒现象 :2组比较在 2 ,4wk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睡眠增多、嗜睡不良反应分别为 0 / 2 3,6 / 2 2 (P <0 .0 5 )。结论 :曲唑酮比帕罗西汀改善睡眠见效早、作用快、作用强 ,睡眠时间长 ,早醒现象轻  相似文献   
103.
病理诊断具有确定疾病的性质进而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肿瘤诊断中,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病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病理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现就结直肠癌病理学的新进展、新观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入住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的患者30例,观察组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的患者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胃肠胀气、咽痛、压疮等使用呼吸机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胃肠胀气1例,咽部疼痛2例,眼痛1例,压疮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使用呼吸机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6.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及构建和谐医院的新形势下,探索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把人文关怀贯穿、渗透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医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07.
患者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口腔酸碱度(pH值)的变化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真菌感染。2003年8月起对我院呼吸病房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口腔酸碱度的测定,并对pH值在5.0~6.0之间的患者,通过选用适合的口腔护理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调节口腔酸碱度,使其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之间,有效地预防了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在胰岛素发现前仅能通过饥饿疗法短暂延长生命,胰岛素的发现挽救了大量糖尿病者,是糖尿病治疗中最里程碑事件。在近百年的发展中,胰岛素也在不断完善,设计更合理的胰岛素制剂不断上市,从动物胰腺提取胰岛素,到努力提高其纯度和品质,再到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目前已上市诸多胰岛素类似物,更好地满足了临床需求。但是当前胰岛素主要为皮下或静脉注射,这种注射使用途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显著影响糖尿病的达标情况。此外注射胰岛素后先吸收入血,然后通过体循环进入肝脏,与胰岛素生理性分泌存在差别。近期口服胰岛素治疗研究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如口服胰岛素(ORMD-0801)的IIb期临床结果显示相较安慰剂组口服胰岛素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更显著,再如新型药物输送装置可以通过口服将胰岛素输送入体内。我们有理由相信口服胰岛素或能够很好改善现有治疗方案和提高依从性,带来糖尿病治疗的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09.
病历摘要徐××,男,23岁,上海县农民,1980年12月19日入院。发热六天,体温波动在39°~40℃,伴头痛,咽痛、咳嗽、腰痛、全身疼痛。发病第三天出现上腹胀痛伴呕吐,每日4~5次,腹泻每日2~3次,糊状,无粘血,尿量减少,无尿频尿急。胃纳明显减退。病程第三至第五天,因高热不退,当地医生曾给予四环素、青霉素及退热针每日一次。用药后出汗多,第七病日热  相似文献   
110.
背景:成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在体外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利用细胞转染技术让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便于在动物模型体内跟踪观察。目的: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拟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标志物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内追踪做准备。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6/2007-06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32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取大鼠两侧股骨及胫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 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90%融合后消化传代扩增。由脂质体介导,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cDNA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筛选后,按0.4×109L-1接种,加入含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预诱导24h,更换培养液后再以含BHA、DMSO的无血清DMEM诱导5h~6d。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转染细胞诱导后神经元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旺盛,转染24h后在细胞核中就可见弥散绿色荧光,转染48h后绿色荧光更加集中,在细胞核中聚集成团块、颗粒状,体外培养3个月后仍能够高水平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未转染细胞比较,转染细胞诱导后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巢蛋白阳性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阴性表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能稳定、高效和持久地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生物学性状未发生改变,体外在细胞因子和氧化剂的诱导作用下仍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