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从目前已研究出的抗多种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来看,其中已有不少可以用来测定肿瘤患者血清、胸腹水或胃液中的肿瘤相关抗原,并显示出一定的诊断价值。国内已有不少学者认为,胃液中胃癌的肿瘤相关抗原(MG-Ags)浓度的动态变化可以成为一项判定患者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和预后变化的指标。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血清中胃癌MG-Aes浓度的测定与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变化,疗效评定、病情进展的相关性作一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β内啡肽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前体阿片促黑素促皮素原(POMC)裂解而生成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其生物活性与靶细胞、受体之间的关系,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在研究阶段。许多研究表明:在麻醉、手术、休克、疼痛等应激状态下,可促使卜EP的释放。我们测定了Graves病患者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前后血浆p内啡肽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Graves病患者97例,其中男18例,女79例。年龄38.6士11岁。病程1个月至6年。人选条件:①!临床有典型甲亢症状;②Th、TT、rT、——检测符合甲亢诊断标准;③排除糖尿病、…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Nephrin、Podoci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并探讨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小剂量STZ(25mg/kg)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反复测量三次血糖值均≥16.7mmol/L视为造模成功。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配至对照组、模型组、氯沙坦组。12周末处死大鼠,收集大鼠尿液测定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RE)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大鼠24hUARE明显下降(P<0.01);(2)肾脏病理显示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肾组织损伤明显,经氯沙坦干预后,肾脏病理损伤减轻;(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氯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1)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的减少;(2)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蛋白尿。(3)氯沙坦可以通过上调DN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而减轻蛋白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和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以上海市普陀区下辖的10个社区作为研究基地,计划入选2009年9月~2011年3月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的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120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共5个社区,59例患者)和普通随访组(共5个社区,57例患者)。干预组由中心医院对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心衰诊疗培训,由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管理,同时由区中心医院定期举办心衰(HF)知识讲座和HF自我管理教育;普通随访组进行常规门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8个月后HF知晓率、规范化药物使用率、日常生活管理、心功能改善情况、心脏事件、再次住院率、平均住院天数有无显著差异;观察干预组干预前后HF知晓率、规范化药物使用率、日常生活管理和心功能情况有无显著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接受规范化管理后,干预组与普通随访组比较:HF知晓率(100%vs.81%,P0.05)、规范化服药率[利尿剂(92%vs.54%,P0.05)、β受体阻滞剂(95%vs.58%,P0.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93%vs.58%,P0.05)]、自我日常生活管理率[限盐、控制饮食(92%vs.25%,P0.05)、戒烟(52%vs.25%,P0.05)、适量运动(51%vs.18%,P0.05)、监测血压心率(93%vs.23%,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47±4)%vs.(42±6)%,P0.05]、NYHA心功能Ⅰ~Ⅱ级(68%vs.49%,P0.05)]、再次住院率(34%vs.54%,P0.05)、住院天数[(8.3±2.2)d vs.(9.2±2.1)d,P0.05]均有显著差异,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8%vs.9%)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试验后均优于试验前。结论: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CHF规范化防治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规范化服药率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次住院率,缩短住院天数,从而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镇痛药对女性colles骨折愈合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例colles骨折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曲马多组(n=20,服用盐酸曲马多一日100 mg)、双氯芬酸钠组(n=20,服用双氯酚酸钠一日75 mg)和对照组(n=20,不接受镇痛药物治疗),治疗均为期3周.以目测类比评分(VAS)和影像学观察结果评估病例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复位后前3周盐酸曲马多组与双氯芬酸钠组病例VAS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平均灰度比值评价结果,盐酸曲马多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氯芬酸钠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氯酚酸钠可能延缓女性colles骨折愈合时间,盐酸曲马多对骨折愈合无明显不利影响.研究初步提示,骨折后或骨折术后需选用镇痛治疗者,宜首选弱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相似文献   
46.
本文试图通过对36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NF浓度的动态变化的观察来探讨其与患者预后变化的关系,兹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恶性肿瘤患者共36例(男25,女11),均系有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其中胃癌13例;大肠癌10例;肺癌6例;恶性淋巴瘤4例;转移性肿瘤(原发灶不明)2例;乳房癌1例。年龄范围为38~80岁,平均年龄59.2岁。 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测定血清中TNF浓度,所用试剂由北方所提供。分别测定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TNF浓度作观察用。 三、观察项目:  相似文献   
47.
胰腺外科与吸引引流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胰腺外科在普外科范围内算是开发得比较迟缓的领域,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作者发现:当外科医生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胰腺疾病时常常存在着“难”与“怕”。“难”指局部解剖复杂,手术施行常甚艰难。“怕”指手术后害怕发生致死性并发症———胰瘘。对前者,可通过解剖学知识...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一定时间的心肌缺血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凋亡影响尚未阐明.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以TUNEL分析和超微病理学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TUNEL检测发现再灌注各组缺血区心肌均出现阳性反应的心肌细胞,透射电镜发现了具有凋亡形态学特征的心肌细胞.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5),而单纯缺血无上述发现.结论 再灌注直接导致了缺血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再灌注导致的迟发性心肌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9.
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对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317例初发心梗的住院病人,按梗死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及每次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Ⅰ组: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15分钟;Ⅱ组: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15分钟;Ⅲ组(对照组):梗死前48小时内无心绞痛发作。通过测定梗死后肌酸激酶(CK)峰值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梗死范围及心功能情况,并对住院期间各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病例的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表现为:梗死范围的缩小,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Ⅱ、Ⅲ组间各观察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不同对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可能产生不同影响,梗死前近期有短时间(<15分钟)的缺血刺激对梗死心肌具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急性细菌性痢疾23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之一,为探讨近二年本地区痢疾杆菌菌群的变迁、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现将我院肠道门诊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间从急性腹泻患者大便中培养出痢疾杆菌239例,其中94例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39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是从同期20427例急性腹泻病人中检出的,1997年检出116例,1998年检出123例,总检出率为1.17%。所有病例均为散发病例,年龄1~80岁。儿童59例(24.7%),成人180例(75.3%);男性118例(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