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SEA)进行克隆、鉴定与表达,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进一步深入研究SEA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EA基因,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MD18-T上,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酶切后将SEA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2b( )构建表达SEA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先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并提取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后,再转化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菌株内,对转化菌株进行诱导后,破菌,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构建了表达载体pET42b( )-SEA,并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7 000,重组蛋白(rSEA)在37℃、25℃经异丙基硫化-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时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SEA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质粒内并表达,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其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12.
上海地区医院门急诊化验室质量缺陷分析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泳  胡晓波  许蕾 《检验医学》2006,21(1):73-75
医院门急诊化验室是检验科和医院临床诊疗的重要窗口,是对临床各类患者进行首次检查分流的重要枢纽。因此,切实抓好门急诊患者检验的基础管理工作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提升检验工作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抗原(preS2Ag)与HBV感染5项标志物(HBV-M)、HBV DNA之间的关系及对慢性乙型肝炎分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4例各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preS2Ag,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preS2Ag的检出率分别为45.98%、67.10%、83.87%及92.86%;preS2Ag在HBeAg阳性、HBV DNA〉105拷贝/mL患者中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HBV DNA〈105拷贝/m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reS2Ag的检出意味着病毒有复制或有传染性;开展preS2Ag的检测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分类、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14.
目的 初步建立上海市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在检验试剂、仪器、项目、人员、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等 6个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结果  (1)参与了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临床检验类仪器、试剂注册过程中的企业标准审核、型式试验和临床试验 ;(2 )对上海市物价局核准收费的 6 0 0余项临床检验项目组织专家评审 ,提出了基本、参考和建议取消项目 ;(3)上海市各级医院检验人员参加质量培训的人次大幅度增加 ;(4 )参加上海市地区性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医院数量逐年增多 ;(5 )上海市各级医院盲点调查及现场检查合格情况逐年好转。结论 上海市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管理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15.
类风湿因子对C—反应蛋白胶乳凝集试验的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各种水平的血清RF对CRP胶乳凝集试验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不仅RF试验呈阳性的血清样品,就是RF试验呈阴性的样品,同样存在RF的干扰。因此在CRP胶乳试验中应同时以对照胶乳作试验,只有在对照结果呈阴性时,CRP胶乳试验的阳性结果才成立。如对照结果也呈阳性,则必须破坏RF后再次作CRP测定。  相似文献   
616.
目的 通过比较面神经炎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的抗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滴度的差异以及面神经炎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的抗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滴度变化 ,探讨抗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抗体与面神经炎之间的关联。方法 用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 (SPA)染色法对 11例面神经炎患者及 2 6例正常人血清中抗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抗体进行检测 ,还对其中 6名患者进行了发病早期及 2周后的血清抗VZV抗体检测。结果 面神经炎患者组的抗VZV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 6例患者的不同疾病阶段测得的抗体滴度中 ,3例患者在发病 2周后抗体滴度比发病初期增加 4倍以上 ,1例增加 2倍 ,2例无改变。结论 抗VZV抗体滴度与面神经炎的发病相关 ,提示VZV感染可能是面神经炎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17.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室内质量控制(IQC)的方法。方法采用即刻法和用控制变异系数(CV)的方法(改良即刻法)同时统计初始阶段的质控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检验方法学的CV在15%左右,前3个质控数据的CV<5%时,采用即刻法统计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失控,前3个质控数据的CV>10%时,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在控。采用改良即刻法统计,只要设定好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地区的允许CV值就没有假失控和假在控的结果。结论改良即刻法适用于CV较大、检测频次较低的免疫学检验项目IQC初始阶段的统计,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18.
目的研究α地中海贫血Hb H病(Hb H)对3种HbA_1c常规检测方法结果的分析。方法分别采用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AC-HPLC)、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HPLC)和免疫抑制比浊法(TINIA)检测Hb H病患者的HbA_1c,采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S 2,Sebia)对血红蛋白进行分析,跨越缺口PCR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常见缺失型,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常见α地中海贫血基因点突变,确定Hb H基因类型。结果 15例Hb H样本毛细管电泳测出Hb H含量为2.5%~16.5%,7例基因型是--~(SEA)/α~(CS)α,4例基因型是--~(SEA)/-α~(3.7),4例基因型是--~(SEA)/-α~(4.2)。AC-HPLC、IE-HPLC、TINIA法检测HbA_1c,分别为(4.52±0.66)%、(3.45±0.44)%和(3.72±0.26)%,AC-HPLC法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5,P=0.000)。不同Hb H含量样本3种HbA_1c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6,P=0.706;t=0.255,P=0.802;t=0.276,P=0.787)。不同基因型组样本AC-HPLC、IE-HPLC法测定HbA_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41,P=0.013;F=6.765,P=0.011);TINIA法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6,P=0.965)。结论 Hb H对不同检测方法测定HbA_1c干扰程度不同,用HbA_1c诊断或监测Hb H的血糖状态时,实验室应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谨慎出具报告。  相似文献   
619.
目的 探讨不同品牌校准品和基质对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可比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血清ALP检测标准化和检测结果互认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临床实验室常用的2种校准品(AU校准品、C.f.a.s.校准品)和ALP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简称标准物质)分别于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AU5800)和cobas c501...  相似文献   
620.
数字PCR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绝对定量的核酸检测新技术,与实时荧光PCR相比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上的优势。近年来,数字PCR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领域,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预警、疗效评估等提供了量化指标依据。基于此,该文对数字PCR的技术原理、优势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数字PCR更好地用于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