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制智能化模拟手法参数仪器,探索仪器对焦虑大鼠的抗焦虑作用机制。方法:采用YLS-34A大鼠膀胱经循径推拿按压仪(简称YLS-34A按压仪),针对30只SD大鼠,即对照组、模型组、膀胱经推拿组(BMM组),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大鼠的糖水偏好试验、尾悬架试验、强迫游泳试验行为学;检测海马炎症小体的NLRP3/NF-κB信号蛋白的变化。结果:YLS-34A按压仪能有效固定大鼠,自动化准确标定大鼠背部穴位,改善大鼠糖水偏好、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时间等焦虑样行为;显著降低焦虑症大鼠海马NLRP3/NF-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YLS-34A大鼠按压仪能为大鼠实验量化操作提供一种可靠工具,膀胱经按压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与抑制海马NLRP3/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2.
《辽宁中医杂志》2017,(9):2001-2004
太极拳是一种强调运动者依靠体内外间协调平衡、松紧有持、阴阳同济的体育运动形式。太极拳在国内外广泛传播的同时,太极拳运动的研究也在蓬勃开展。文章从太极拳的生物学效应出发,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骨关节炎等方向对太极拳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制并考评神经根型颈椎病生存质量评价量表。方法在条目筛选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调查,从信度、效度和反应度三方面对量表进行考评。结果信度:两次测量各条目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均大于0.7;各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s系数均大于0.70。效度:各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相关系数均大于0.70;量表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CFI)为0.895;除了心理功能之外,NDI量表总分与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以及总分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反应度:第一次测量和第14天测量各维度以及生存质量量表总分t检验结果都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量表具有较好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尝试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相似文献   
54.
推拿局部镇痛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疼痛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传统的中医推拿治疗在缓解经筋系统疼痛方面疗效肯定。既往对推拿镇痛的研究多集中在中枢水平对疼痛的调制方面,而中医经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以痛为腧",局部施以适当推拿治疗后,能产生什么物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推拿手法与局部镇痛物质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以痛为腧"的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理筋组和理调组各10例,另设正常组10例。理调组采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理筋组、正常组均采用理筋手法,各组均每周治疗3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从颅底扫描至T1椎骨水平的长度范围,获得容积数据,重建层厚0.625mm,再采用ITK-SANP软件根据CT数据完成每一节段颈椎骨骼的重建,比较3组治疗前后颈椎C2、C3、C4椎骨三维空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理调组C2椎骨X轴、Y轴、Z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X轴、Z轴明显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治疗后C2椎骨Z轴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理调组C3椎骨X轴、Y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X轴明显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C3椎骨X轴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理调组治疗后C4椎骨X轴、Z轴明显大于正常组及理筋组(P<0.05或P<0.01)。结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可调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三维空间位置,改善颈椎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腰突症的干预机制问题。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腰部肌群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比值(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T(60°/s)、AP(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治疗前组内左右两侧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右侧MPF、IEM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MPF、IEMG(60°/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的协调性,提高腰背伸肌群的放电频率,缓解腰部肌群的疲劳程度,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是手法治疗腰突症干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7.
《河北中医》2021,43(7)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因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发的一系列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推拿重视筋与骨的关系,从手法和功法应用角度,基于“筋出槽”和“骨错缝”理论综述推拿治疗MP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椎间盘(IVD)在人体生命的早期就开始退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剧,导致的相关疾病成为了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大健康问题。细胞衰老是许多与年龄相关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也是IVD退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推拿是目前干预IVD退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关于其干预机制的探讨相对不足。文章拟通过总结目前研究进展,从细胞衰老角度探讨推拿在IVD退变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决定骨骼肌失神经损伤后修复的重要因素,从肌卫星细胞特性、失神经后卫星细胞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对卫星细胞影响的不同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王成  顾非  宋哲妤  黄湧  王峻良  王炜 《当代医学》2011,17(35):143-145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也可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围.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 疗法和保守疗法.本文着重阐述推拿手法配合牵引在临床上治疗本病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