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包括高三酰甘油(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HDL)、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IR)以及腹型肥胖在内的一系列代谢相关的临床表现,均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工作中常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在2005年提出的关于MS的定义:1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4 cm,女性腰围≥80 cm(不同种族腰围有各自标准),包括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耐药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简称Sanger法)检测试剂进行临床比对,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研制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检测415份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及30例对照血清样本,并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计算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总符合率,计算Kappa值,比较2种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经典的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9.82%,一致率为99.8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9 4,两者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适合于临床对HBV样本进行耐药性诊断,其特异度、灵敏度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较强,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测序成本低等优点,能更快地对临床乙肝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建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多环与单环套扎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出血急诊内镜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75例急诊内镜诊断为EV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采用多环或单环橡皮圈套扎治疗,分为多环套扎治疗组和单环套扎治疗组。多环套扎治疗组40例,根据EV程度给予单位点2环、3环或4环套扎治疗;单环套扎治疗组35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须先给予硬化剂聚桂醇+组织胶+硬化剂方法注射治疗。单环套扎治疗再出血患者改用多环套扎治疗。结果:多环套扎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复查EV完全消失8例,基本消失26例,EV消失率85%;单环套扎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复查EV完全消失5例,基本消失15例,EV消失率57%;2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年再出血率多环套扎治疗组为5%,明显低于单环套扎治疗组的23%(P<0.05)。改用多环套扎治疗的再出血患者曲张静脉明显消失。结论:多环套扎治疗EV效果优于单环套扎治疗。  相似文献   
104.
张莉  沈银忠 《上海医药》2011,32(11):539-541
替诺福韦酯(TDF)是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HIV、HBV作用以及服药方便、耐受性好、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少等特点,已被批准治疗HIV感染,但上市后观察到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包括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低磷酸盐血症、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和范可尼综合征等.TDF相关肾功能损害不容忽视,本文介绍其机制、临床表现和危...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效应T细胞检测法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肺科医院和沈阳市胸科医院的708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89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和5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5名健康志愿者和289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作为非活动性结核组。活动性结核组包括68例肺外结核患者和640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者归属为肺结核患者;在肺结核患者中有230例患者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呈阳性,410例痰标本细菌学检查阴性。分离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结核分枝杆菌效应T细胞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评价该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效应T细胞检测试剂盒检测活动性结核组的敏感度为81.78%(579/708);检测非活动性结核组的特异度为79.36%(273/344);检测健康志愿者的特异度为89.09%(49/55)。在经检测结果为阳性的650例研究对象中,正确检出阳性579例,阳性预测值为89.08%;在所有检查结果为阴性的402例研究对象中,正确检出阴性273例,阴性预测值为67.91%(273/402);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正确诊断效率依次为3.96、0.23和80.99%(852/1052)。检测痰检阳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相对更高,为84.78%(195/230);检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91.49%(43/47)。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效应T细胞检测试剂盒对于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尤其在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患者以及痰检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中效果较好,可用于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相似文献   
106.
卢水华  卢洪洲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56-1357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免疫受损患者,尤其是艾滋病(AIDS)患者常见的发病原因和死亡原因,肿瘤化疗和器官移植患者中PCP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对PCP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PCP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常滞后于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仍然有相当的难度^[1]。本文对PCP早期诊疗中常见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轻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与性别的关系.方法 以245例经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程、抗病毒治疗后甲型H1N1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5中的ANOVA程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45例患者中男性130例,女性115例,男女性别比为1.13:1;52.0%(127/245)的患者来源于澳大利亚;64.5%(158/245)的患者年龄分布在18~40岁之间.(2)临床表现以发热(98.4%,241/245)、咳嗽(80.8%,198/245)、咽部充血(95.9%,235/245),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分别为71.0%(174/245)和52.2%(128/245)]为特征.(3)血清前白蛋白(pre-A)水平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分别为(245.04±75.35)、(273.34±92.18)mg/L,F=5.55,P=0.019].(4)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后为(4.06±3.47)mg/L,治疗前为(14.54±14.68)mg/L,F=6.18,P=0.016];CD3、CD4及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D3治疗后为(1451.23±443.97)个/μl、治疗前为(819.97±375.75)个/μl,F=32.61,P=0.000;CD4治疗后为(771.33±251.92)个/μl、治疗前为(435.36±215.35)个/μl,F=44.43,P=0.000;CD8治疗后为(593.16±237.19)个/μl、治疗前为(342.47±180.12)个/μl,F=28.518,P=0.000].(5)胸部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CT)发现异常者占30.6%(75/245),有明确肺炎表现者占22.0%(54/245).(6)甲型H1N1流感平均病程为(3.9±1.2)d,治疗后病毒mRNA转阴时间为(3.8±1.4)d,平均住院时间为(5.0±1. 4)d.结论 甲型H1N1流感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以及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升高为特征.并可影响肝脏合成pre-A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临床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8.
医院的学科建设状况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疗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状况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通过了制定科室学科建设目标,实现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对上海市39例血友病A合并艾滋病(血友病/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6年后予以临床回顾.评价在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当中,HAART治疗对其出血状况、关节功能和体能状况的影响;同时观察HAART治疗对患者HIV病毒复制的控制及促进CD4+T细胞恢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2-2008年间39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HAART治疗6年前后的平均门诊次数(次/年)、平均出血次数(次/年)、平均Ⅷ因子输注次数(次/年)、平均Ⅷ因子使用总量(IU/年)以及Ⅷ:C活性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观察患者外周血血常规、CD4+T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的改变;采用计量表的方式进一步对患者体能状况和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和比对.结果 39例患者HAART治疗前后平均门诊次数、平均出血次数、平均Ⅷ因子输注次数和平均使用Ⅷ因子总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Ⅷ:C活性由1%~5%以降至<1%,1例患者体能和关节功能有所减弱,其余未发生改变;HAART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IV RNA为(4.8±1.0)log拷贝/ml,治疗6年后为(2.4±1.0)log拷贝/ml(P<0.05);CD4+T细胞计数:治疗前平均为(183 ±97)个/mm3,治疗6年后平均为(456±157)个/mm3(P<0.05).结论 HAART治疗对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出血状况、关节功能和体能无明显影响;HAART治疗对于在血友病/艾滋病患者中控制HIV复制及CD4+T细胞恢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0.
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真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患者由于存在免疫缺陷而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管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机会性真菌感染仍是我国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死亡原因,我国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包括:口腔及食道念珠菌病、肺孢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曲霉病以及马尔尼菲青霉病等.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生与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有关,通过HAART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降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但预防性用药有增加真菌耐药性产生的可能.对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真菌感染,在尽早使用敏感抗真菌药物的同时,适时给予抗HIV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对于临床治愈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决定是否给予维持治疗以防止病情复发.新型高效广谱抗真菌药物不断出现,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但这些药物在艾滋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