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胰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0例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 6 3.3% (19/ 30 ) ;VEGF阳性者MVD显著高于阴性者 (P <0 .0 5 ) ;Ⅲ~Ⅳ期组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组 (P <0 .0 5 ) ;VEGF表达及MVD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VEGF高表达 ,VEGF使微血管大量生成 ,促进肿瘤生长、转移 ,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2.
评价几种铁参数在铁缺乏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性收集 90例贫血病人 (缺铁性贫血 36例 ,慢性病贫血 2 3例 ,慢性病伴缺铁性贫血 31例 ) ,做骨髓铁染色、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血清铁蛋白 (serumferritin ,SF)、血清铁 (serumiron ,SI)、总铁结合力 (totaliron bindingcapacity ,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 (transferrinsaturation ,TS)等检查。应用似然比 (LR)和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方法 ,以骨髓铁染色作为金标准对以上的铁参数诊断慢性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在判断慢性病是否合并缺铁性贫血时SF在 2 5~ 44 μg/L时的LR最大 (5 .8) ,STfR >5 0nmol/L时的LR最大(6 .0 ) ;ROC曲线下面积以STfR最大 (0 .84) ,其他依次是STfR/logSF(0 .83)、SF(0 .77)、sTfR/SF(0 .74)、SI(0 .72 )、TIBC(0 .6 8)。结论 ROC曲线与LR对科学评价铁参数诊断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为靶位改革,某些细菌产生的灭活酶也可导致细菌的耐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主动外排系统在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上述3种耐药机制,着重对主动外排系统的近年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80年代起多种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强大抗菌活性的抗菌药(新的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先后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已日见增多,主要发生在医院内(包括重症监护病房).据美国的统计资料,院内菌血症的病原菌中约47%~52%为葡萄球菌(包括金葡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上述细菌占全部院内感染的30%.国内报道革兰阳性菌约占临床分离菌的20%~25%,在菌血症的病原菌中约占1/3~l/2(33%~53%).其中最多见的是金葡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尤为重要的是许多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迅速增多,主要表现为:(1)葡萄球菌中(金葡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发生率增多;(2)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  相似文献   
65.
头孢噻肟的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孢噻肟为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革兰阴性及阳性需氧菌感染的第一个第三代头孢菌素.过去认为其血浆半衰期短,故常每日3~4次给药.然而,近年来发现该药与其代谢产物去乙酰头孢噻肟对多种细菌具协同抗菌作用,同时该品种具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及组织分布广等特点,因而对某些轻、中度感染可每日2次给药.本文对其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等的近期论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6.
研究肝豆状该变性(HLD)的病理机制。以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模型,利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研究HLD不同等位基因组成及不同病程患者溶酶体内外铜、硫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LD早期患者细胞中溶酶体外的铜含量高于溶酶体内,而随病程延长,铜逐渐呈现溶酶体内分布的特点,且溶酶体外铜含量和硫含量呈正相关。杂合子和对照组溶酶体内外铜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溶酶体外存在含硫的铜结合蛋白,它和铜的结合降低了游离铜的毒性。细胞膜的铜转运ATP酶的缺陷可能是导致HLD一系列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7.
链阳性菌素(streptogramin)代表一类特殊的抗生素,这一类抗生素中每个品种均由2个结构上完全无关的分子组成:A组链阳性菌素(macrolactones)和B组链阳性菌素(cydlic hexadepsipeptideS).A组和B组链阳性菌素均能在核糖体水平上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它们的联合应用可出现协同作用,对大部分革兰阳性及部分革兰阴性细菌有效;同时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A、B组链阳性菌素在血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十分相似,并可穿透,积聚在巨噬细胞及实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中.天然的链阳性菌素多不溶于水,不能静脉应用,因此在临床上不能用于严重感染.RP59500是水溶性的A、B组链阳性菌素的衍生物,是一种可注射的半合成链阳性菌素.由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以30:70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68.
尼莫地平(nimodpine,NMD)是第二代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能选择作用于脑血管,起扩张脑动脉增加脑部血流量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NMD是高活性的钙通道拮抗剂,所以在人体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治疗浓度较低,为纳克级或低于纳克级;NMD在人体内转化后的多种代谢产物可能干扰NMD的测定,因此,生物样品中NMD的测定对选择性、灵敏度都有较高要求.已经报道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放免法.利用GC、HPLC法测定NMD浓度已有诸多报道,Krol等首先使用GC法,之后较全面地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HPLC法选择性好,但灵敏度较低,进样量大,适用于一般的血浓监测;GC法灵敏度高,进样量小,但易受干扰.LC-GC法联用,即LC分离、GC定量的方法可使最低检测量低于纳克级,可用于脑脊液中  相似文献   
69.
血流切应力作用于内皮细胞对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血流脉动切应力对循环液中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室已已建立怕体外模拟脉动循环装置及硫代巴比妥酸测定法,进行19,29与56.25dynes/cm^2两组切应力作用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0,1,2,4,6,10,24小时后循环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变化的实验。结果:在两组模拟脉动切应力的作用下,循环液中LPO含量均实验1小时开始增加,4小时达最高值,之后下降,于6小时后下降趋于  相似文献   
70.
目的:阐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肝脏Ⅵ型前胶原m RNA表达和胶原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Northern核酸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结果:小鼠感染后8 wk 时,肝内α1(Ⅵ)前胶原m 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10 w k时,其表达值达高峰,12~16 w k,略有下降,但直至20 wk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内Ⅵ型胶原在感染后8 wk 时出现于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窦壁,10 w k 时,在肝组织内继续增多,12 w k 时虫卵肉芽肿内明显着色,16 w k 时,其含量达高峰,20 wk 时,广泛分布于汇管区、虫卵肉芽肿内及其周围,并形成致密的网络间隔。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脏α1(Ⅵ)前胶原m RNA 表达和胶原含量均有显著增加,表明Ⅵ型胶原的检测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评估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