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是临床上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发广谱、低毒、高效的抗真菌药~直引起人们的重视.SCH51048是一种新近开发口服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研究结果表明它对多种真菌均具高度抗菌活性.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抗真菌新药.以下就1994年10月在佛罗里达洲奥兰多举行的美国第34届“抗微生物及化疗药物”会议上有关的实验研究论文作一简要综述.1 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2.
地高辛为临床应用极其广泛的强心药。一些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患者通常需长期服用地高辛,且有时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这种合用有可能导致不良的相互作用,使血清地高辛浓度升高过多,发生地高辛中毒;或地高辛浓度降低过多,出现洋地黄化不足。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地高辛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机理。1影响地高辛吸收的药物1.1抗酸药地高辛片剂和液体抗酸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三硅酸镁同服,地高辛的吸收度降低约25%。这是由于抗酸药能中和酸和改变肠蠕动,降低地高辛的吸收…  相似文献   
43.
以LacZ基因标记的大鼠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微量残留白血病(MRL)在体内的分布状态。方法 利用携带外源性标志基因LacZ的白血病细胞株LT12nl建立了BN大鼠MRL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巢式PCR方法,结合X-gal染色法,细胞形态学及病理形态学方法检测BN大鼠MRL阶段白血病细胞中的特异性标志基因LacZ。  相似文献   
44.
胡永善 《中国康复》1998,13(1):39-40
1995年8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在香港作了为期1个月的康复医学专题访问,前后走访了10多家医院,重点是沙田的威尔斯亲王医院。1997年1月应纽约州立大学邀请,在纽约与洛杉矾作了为期半个月的康复医学专题访问,前后走访了磋所大学的附属医院,重点是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无论是香港还是纽约、洛杉矾,都是属于当今世界上先进发达城市,康复医学在这些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比较起来感觉到我们上海康复医学存在很大的差距。1对康复医学必要性的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模式的组成部分,香港、纽约等地大部分综合医院内都有力量雄厚…  相似文献   
45.
青霉素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广泛存在于细菌表面的一种膜蛋白,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靶位.不同细菌其种类及含量均不相同.但各种菌种的PBPs又有许多类似的结构与功能,在细菌生长、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PBPs结构与数量的改变是产生细菌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现今,各类抗生素虽种类繁多,但在耐药菌的治疗中仍缺乏有效手段.因此近年来围绕PBPs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从分子结构与基因水平认识PBPs,探求细菌耐药的机制,企图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6.
降纤酶,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对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临床确诊的连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随机分降纤酶组(22例)用降纤酶10IUqod×4;低分子肝素治疗组(19例)用低分子肝素5000IU bid×7,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从(5.4±2.2)和(5.6±3.l)beats/d减少至(2.4±2.1)和(1.9±2.9)beats/d(P<0.01);常规心电图∑ST分别从(3.3±0.6)和(3.5±0.8)mm降至(2.5±O.7)和(2.3±0.9)mm(P相似文献   
47.
目的 为了解国产奥美拉唑(OPZ)胶囊的质量,抽取市售进口和国产OPZ胶囊进行生物利用度再评价。方法 以市售进口品为对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国产品OPZ胶囊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双交叉试验,用新建立的OPZ体内分析方法定血药浓度,方差分析和双单侧检验用于统计分析。结果 AUC0-∞、峰浓度、消除半衰期两个供试品间无差异,但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两者具生物等效,国产品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进口品的98.13%;但国产品的达峰时和吸收迟滞时间比进口品显著慢。结论 国产仿制品质量与进口品相仿。  相似文献   
48.
研究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40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0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及 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了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研究 ,并对可能影响甲状腺癌病人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时序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19例 (47.5 %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 ,而甲状腺滤泡型腺癌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均为阴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肿瘤大于 4cm及有腺外侵犯者的甲状腺癌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率 (6 9.2 3% )明显高于肿瘤小于 4cm及无腺外侵犯者 (37.0 4% ) (P <0 .0 5 )。经时序检验 ,组织蛋白酶D与甲状腺癌病人的预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病人的术后复发率为 2 6 .3% ,表达阴性者复发率为 14.3% ,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有一定的阳性表达率 ;当肿瘤大于 4cm时 ,发生转移和侵袭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者其复发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9.
虽然有研究表明系统性硬皮病 (SSC)患者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PIIINP)水平升高 ,用PIIINP水平可反映SSC患者的胶原合成情况[1 ,2 ]。但正常皮肤和硬皮病皮肤中主要胶原成分是Ⅰ型胶原 ,因此我们检测了SSC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Ⅰ型胶原羧基交联末肽 (ICTP)值 ,以了解其与SSC患者临床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病例  1998年 2月~ 1999年 7月本科住院部收治的 2 0例SSC患者 ,诊断均符合 198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SSC诊断标准[3],且这些患者在检测期间均未发现骨肿瘤等影响Ⅰ型胶原…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血管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应用生物化学分析 ,RT- PCR方法检测苯那普利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血尿素氮、肌肝、血脂、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以及肾皮质内金属蛋白酶 - 3(MMP- 3)的m 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肌酐及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较非糖尿病大鼠明显增加 ,PAS染色发现肾小球系膜区 ECM明显积聚。苯那普利治疗后肾功能指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 ,升高的胆固醇也有下降趋势 ,ECM积聚显著被抑制 ,苯那普利治疗组大鼠肾皮质内金属蛋白酶 3m RNA表达明显增加。  结论 :单侧肾切除加重了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病变 ,苯那普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显著的防治作用 ;其中对组织学改变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促进 ECM降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