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5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3例(14足)。术中侧位透视观察Bhler和Gissane角,Broden位观察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结果1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5.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3.2(2.8±0.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9足,良4足,中1足。未发生皮缘坏死、伤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技术,适用于骨折粉碎程度较轻,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Ⅱ型。具有术后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2.
数字医学与骨科临床诊疗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医学是一门以医学和数字化高新技术相结合为主要特征,涵盖了医学、数学、信息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兴的医工交叉学科.随着数字医学技术在临床医疗领域的不断深入与拓展,传统医学正朝着以"精确化、个性化、微创化、远程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医学方向发展,因此,数字医学将逐渐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矫形鞋垫的分类,3D打印矫形鞋垫常用技术、常用材料及其在扁平足中的应用。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12年至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相关内容。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篇,来自5个国家,涉及290例参与者,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2019年至2022年。矫形鞋垫可分为预制型、半定制型和定制型,其中定制型可分为传统定制型和3D打印定制型。3D打印制作矫形鞋垫时常选择的打印技术为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成型(FDM)和PolyJet打印,材料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聚酰胺、聚丙烯。3D打印矫形鞋垫应用于扁平足,改善足底压力,缓解足部疼痛,联合使用鞋垫张贴能有效控制后足外翻。结论 3D打印定制鞋垫的制作效率和精确度优于传统定制鞋垫;常选择的打印技术和材料主要为FDM和EVA。3D打印矫形鞋垫可对扁平足足底压力、舒适度和足部运动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4.
A型肉毒素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融合和停靠,产生化学去神经作用,导致肌肉松弛麻痹[1].我们拟通过A型肉毒素注射大鼠局部肌肉,以建立单个目的肌肉萎缩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5.
随着假体设计、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假体使用寿命逐渐延长,术后并发症逐渐减少,手术优良率达90%左右,翻修率不足3%~4%。然而,由于髌股关节负荷大、关节接触面小、瞬间接触点不断变化及其特殊的软组织平衡结构,髌骨运动轨迹易受复杂的静力性和动力性因素的影响;因此,TKA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仍不容忽视。从临床报道来看,髌股关节的并发症仍然是TKA手术失败并导致施行翻修手术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骨替代材料(如异种骨和钙磷陶瓷)被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术.但目前对于骨替代材料组织学观察的研究较少.作为国际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内容之一,我们对法国Calot医院4例骨替代材料在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后失败病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这些材料在颈椎间的生物学变化,分析其融合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植骨材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的矫正期内矫正效果和短期矫正效果。方法 2021年7至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6例,穿戴矫形器前及穿戴后即刻摄脊柱全长X线片;每日穿戴矫形器20 h以上,6个月后随访拍摄X线片;计算Cobb角。穿戴矫形器前后采用脊柱侧凸研究会22项问卷简体中文版(SRS-22)进行评估。结果 穿戴矫形器前,患者平均Cobb角(22.10±6.29)°;穿戴后即刻Cobb角(7.85±10.90)°(t=4.775, P <0.01);6个月后,Cobb角(14.33±0.74)°,仍明显低于穿戴前(t=4.189, P <0.01)。穿戴6个月后,SRS-22功能状况维度评分明显增加(Z=-2.676, P <0.01)。穿戴后即刻Cobb角与6个月后Cobb角呈正相关(r=0.826,P <0.05)。结论 穿戴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矫正期内和短期矫正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48.
49.
正常力学环境下急性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机制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向阳  侯筱魁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141-2143
目的:探讨涉及软骨下骨的关节软骨损伤(全层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将15只5月龄的新西兰兔麻醉,在膝关节内侧髁前中1/3处用钻头钻一直径2mm,深约4mm的孔,可见血液向关节腔渗出,于是造成一个涉及软骨下骨的全层关节软骨损伤,分别于2、6、10周3个时间段取标本,用HITACHI(日立)H-500透射电镜观察。结果:2周时修复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以及类三角细胞组成,6周时由多角形细胞和类软骨细胞组成,10周时由软骨细胞组成。结论:全层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机制为,修复组织来源于松质骨内的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在关节局部缺氧和高应力的环境下,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软骨细胞,经过类三角细胞、多角形细胞、类软骨细胞再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形成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从细胞和基因水平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18月龄雄性SD大鼠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培养,培养介质中加入辛伐他汀(10-6、10-7、10-8 mol/L和10-9 mol/L),同时设溶剂对照组.成骨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定量,茜素红矿化染色和定量,ALP和骨钙素(OC)基因分析;成脂检测:油红脂肪细胞染色和定量,脂蛋白脂酶(LPL)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PPARγ2) 基因分析.结果 在含有低剂量地塞米松的成骨诱导条件下,辛伐他汀随浓度增加促进了细胞基质的矿化,增强了ALP的活性及染色,提高了ALP和OC的基因表达(若无地塞米松,辛伐他汀则无法单独诱导成骨,此结果 未展示);同时,辛伐他汀随浓度增加减弱了脂肪细胞的油红染色,抑制了LPL 和PPARγ2的基因表达.显著性差异皆发生于10-6 mol/L和10-7 mol/L辛伐他汀组.结论 辛伐他汀随浓度增加抑制了老年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并中等强度地促进了老年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这表明辛伐他汀具有促进骨合成代谢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如增龄性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